品书网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品书网 > 杂志 > 刀鱼汁面别样鲜

刀鱼汁面别样鲜

时间:2024-10-31 11:30:57

福州路上的“老半斋”,堪称是沪上淮扬菜馆的遗老遗少,已有百多年历史。名菜如“三头”(清炖狮子头、拆烩鱼头、红扒猪头)、蟹粉豆腐、炝虎尾、红烧鮰鱼等,各有秘制配方,但该店真正的杀手锏,当属那碗刀鱼汁面。每年到了清明前半个月,只消门口挂出“时令佳品刀鱼汁面”的牌子,便引得一干老食客纷至沓来。

好吃如我者,自然不会错过这春日的至味。买好了票,坐在“老半斋”陈旧的店堂内,熟悉的味道,满心的期待。

刀鱼汁面,其实有个确切的名称——刀鱼汁煨面。刀鱼之珍贵,一在于量极少,随着长江水资源富营养化,长江刀鱼已濒临灭绝,每年都在涨价,如今都赶上黄金了;二是供应时间短,佳期也就3月中旬至清明前的两个星期时间,过了这段时间,也就成了明日黄花。清明前的刀鱼堪称人间美味,肉汁鲜美,细嫩如滑,不是其它鲜美所能比拟的。要品尝原汁原味的长江刀鱼,首推的做法当然是清蒸,鲜美无匹,让人不忍弃箸。只是刀鱼固美,憾于多刺,稍弄不巧便会卡人喉咙,令人望而生畏。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刀鱼繁衍最盛的镇江、扬州一带,明代的官僚和盐商实施“变法”,他们让厨师变幻出没有鱼刺的刀鱼吃法——将时令新鲜的小刀鱼蒸熟去骨,包上纱布放入锅里,将其熬成汁;再以刀鱼汁煨面,虽不见刀鱼,但鱼的精华早已煨入面里了。

如今的刀鱼汁煨面,制作工艺和明代时已不尽相同。老半斋的厨师在这碗面上是很下了一番功夫的。先将新鲜刀鱼宰杀后入油锅,加葱姜反复炒至鱼松状,盛起放入纱布袋中,复入锅内,与鸡脚、猪骨等用老火熬成胶质高汤。待汤汁稠浓呈奶白色时,捞去骨刺、鱼渣和猪骨等,汤汁用筛子过一下,放入黄酒、盐、胡椒粉等调料,烧开后把面条煮熟,盛在碗内,加刀鱼汁上桌。

由于刀鱼汁面是现做的,因此要吃到口得有耐心。在等了很长时间后,一碗标准的上海面终于端到面前:圆润的白瓷碗内,洁白如玉的面条纹丝不乱地码放在中央,整齐得就像古典美女刚刚用蘸了桂花油的梳子理过的头发,恰似吴侬软语般细腻温柔。清清软软的面上无任何浇头,浓得发稠的汤水,带着将要凝固的感觉。

一口汤汁入喉,香味首先直冲脑门,而后一股刀鱼特有的鲜味便在舌尖四散开来。这股鲜味还真不好形容,总之让人难以停口。它能瞬间冲破你的唇舌,划过你的喉咙,最后笔直落入你的胃中!刀鱼汁面就是以这样最质朴的形式释放了刀鱼最难得的精华,让人鲜到大汗淋漓。

再夹一筷浸在浓稠汤汁里的面条,汤也跟着转了起来,飘浮着的点点油花像舞蹈演员般在鱼汤表面轻轻律动。随即,便有一股更浓的香味喷薄而出。面条入口,软糯中掺杂着筋道,毫无碱水味。因面条是“煨”制而成,吸收了鱼汤里的精髓,食来格外入味,与鱼汤相得益彰。

刀鱼汁面当令的时间极短,那块牌子只在明前挂半个月,晚来者只能望面兴叹。要等来年初春才又出现,同样短暂地挂几天,复又不见,如此周而复始。然而,用一年的时间来等待这样一碗让人魂牵梦绕的面,显然是值得的,它让如今的上海人,在悠嘬细品间,留存了一口对“长江第一鲜”的念想。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