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雪后绵山。
2元辰殿。
3云峰寺。
4大罗宫五老君殿。
5云峰寺绣楼。
6水涛沟二龙戏水瀑布。
7正果寺栈道。
8通往大罗宫的牌楼。绵山的自然、人文景观过于驳杂,两千六百多年的时空聚集让人眼花缭乱。且这里的景点又迂回曲折,路与路之间往往形成交叉,你走到一个尽头未必是尽头,顺着别的方向转折,大多可以通到另一处景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曲径通幽的深处,更是别有一番天地。盘山登岩,参禅礼佛,寻迹觅踪的游人可尽情领略绵山风采。
而今我挑静日上山,寻找前贤遗迹成了这次当仁不让的主题。于是我沿着当年介子走的路再走一遍。光阴荏苒,他当年经过的路径早已历经累世的风尘,但我自己觉着离他的那个年代更近些了。殿阁的层层石阶蜿蜒而上,顺着石阶就到了介神庙,红柱金顶的介神庙镶嵌在崖壁中,殿中塑像崇高巨大,一组组介子推生平事迹的浮雕好像有了生命,历史的传递,真的是会有奇特的教化作用:当年落魄流亡的重耳,在饥寒交迫时随行的介子推割下自己的腿肉为主人充饥。重耳成为晋文公后亲自到绵山迎子推共享富贵,却情急之下烧了大火,介子推留下“勤政清明复清明”的血书后抱木而化。晋文公老泪纵横,命百姓家家禁火吃冷食形成寒食节,又因介子推被焚之日恰逢清明,而后清明节与寒食节合而为一。由此而生的寒食(子推燕、蛇盘兔等)也从从容容地延续下来,留给后人们一个念想......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自西汉刘向《列仙传》开始,介子推便被奉为道家之神,介公岭便是介子推的隐居地、焚身处和享祀处。一路行来,移步换景我登上了介公岭顶端,地那么广袤辽远,人也尘虑皆消。此时天际丝丝细雨落下,恍若也在感念那位既忠君,也尽孝的君子。我也觉得气韵悠然,仿佛介子仍在。
正是因为介子推的忠,一座山、一个城市因他而得名,这就是介山和介休,一个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因他而设立,这就是清明寒食节,更重要的是一种精神,一种美德绵延了两千六百多年一直传承至今,这就是忠烈爱国的精神和孝老敬亲的美德。
我不禁感叹:不虚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