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网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品书网 > 杂志 > 中美健康峰会: 牵线搭桥,助力中美卫生政策交流

中美健康峰会: 牵线搭桥,助力中美卫生政策交流

时间:2024-10-31 04:52:49

2011年9月22日,首届中美健康峰会,以全面解析中美等国家健康领域的主要挑战和机遇为主题。来自两国的卫生政策制定者、卫生健康领域专家和管理者共400多人参与进行了交流研讨。2003年,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至今让所有中国人心有余悸。时任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助理教授的刘远立,至今还清楚地记得那天在美国凌晨3点钟接到好友电话:“远立,为了应对SARS,我们计划在地级以上城市建发热医院,您看有没有效果?国际上有没有相关案例?”放下电话,刘远立睡不着了,家国情怀在身体里激荡,他立即放下手头所有工作,找来了所有能召集的人,一门心思研究可供国内决策者借鉴的国际经验。之后他又在非典期间两次飞回祖国,代表哈佛大学与国内有关各方探讨如何有效地向中国提供公共卫生方面的技术支持。

非典让中国意识到,公共卫生问题就像木桶理论中的那块“短板”,如果不抓,不但让经济发展遭受巨大损失,还会让整个社会不稳定。中国,不仅要弥补这块短板,而且要站在国际视野中去学习修补的经验。

非典以后,在刘远立教授的积极推动和哈佛公共卫生学院院长BarryBloom教授的大力支持下,哈佛大学在其三百七十多年的校史上,第一次成立了以一个国家的名字命名的中心—“哈佛公共卫生中国行动计划”(HSPHChinaInitiative)。从此,在世界精英汇聚的顶尖学府,建造了中美健康与社会发展领域交流的直通车。基于系统性、全局性的思考,刘远立和同在哈佛大学任副教授的夫人马晶带领团队打造了科研、培训、论坛“三位一体”的中美交流平台。

十多项应用性合作研究为中国国家卫生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其中,由刘远立牵头在汶川建立的中国第一个农村移动诊疗中心,为实现包括边远山区在内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全民覆盖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由马晶牵头与全国妇联合作的“中国妇女乳腺癌意识提高项目”,为在农村妇女中有效地普及必要的健康知识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力求“以点带面”,针对卫生和社会发展领域处级以上干部和医院院长,刘远立、马晶还整合哈佛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的资源,连续十年牵头举办“哈佛高级国际研修班”,目前已累计培训七百多位学员,国家卫生计生委、食药总局、发改委、财政部、人社部、国务院研究室、法制办、中央党校、各省市自治区卫生厅和民政厅长、大型三甲医院的院长等许多现任“带头人”都是培训班毕业生。经过学习,他们的知识得到了更新,眼界得到了开拓,能力得到了提高,带来的辐射效应不可估量,被前卫生部部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竺喻为“中国卫生界的黄埔军校”。

为了拓展领导力及高层战略对话,更多元地理解卫生和社会发展问题的内涵:2007年,刘远立教授牵头在中共中央党校举办了“第一届中央党校-哈佛大学中国社会发展论坛”;2008年,刘远立与哈佛大学校长福斯特一行在人民大会堂受到时任国家副主席、中央党校校长习近平的亲切接见,并受哈佛校长委托向习近平主席汇报了“哈佛中国行动计划”的工作,得到习近平主席的赞赏和鼓励;2009年,第二届“中央党校-哈佛大学中国社会发展论坛”在哈佛成功举办;2011年起,刘远立、马晶将这一高端对话平台打造为健康与社会发展领域产、学、研、政精英交流的“中美健康峰会”,每年轮流在中美举办,已经连续举办了五届,以共赢的理念推动医疗卫生相关领域持续的交流和合作;

2013年,刘远立作为“千人计划”入选专家全职回国担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院长。承前启后,他和他的团队将继续推动中美健康峰会的举办,续写着中美健康领域高层交流与合作的新篇章。

2011年9月22日,首届哈佛中美健康峰会上,中国卫生部国际合作司司长任明辉(前右一)代表中国卫生部与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JulioFrenk(前左一)签署中美项目合作协议。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