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网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品书网 > 杂志 > 个体视角与宏大主题

个体视角与宏大主题

时间:2024-10-30 09:24:12

为庆祝两会召开,积极响应国家的“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由芒果TV出品,共青团中央与湖南广播电视台联合摄制的两会特别节目《我的青春在丝路》,聚焦扎根于新丝绸之路奉献青春的年轻人,讲述了五个“我”的故事,用具象的个体形象建构了抽象的国家意识,用生动的影像语言图解了宏大的主题。

一、宏大主题下的个体表达

国家意识的影像化呈现,长期以来走的是主题先行的老路,个体寄存于主题之下,通常看完影片,个体形象一直处于尴尬的缺失状态,往往被僵硬地贴上为国奉献的标签。这种创作理念在现代传播中,收效甚微,有时还会适得其反,容易引发观众对人物的不信任。当下,青年观众是影视作品最主要的消费者,也更偏爱通过影视媒介了解国家大事。所以宏大主题的构建,更应该寻找一个贴近观众的小切口,用一个个生动的个体形象吸引观众,用真实的人和情感建构国家意识。《我的青春在丝路》摄制组将镜头对准在丝路工作的年轻人,从人物选择上拉近与青年观众的距离。五集十三分钟的微纪录片,不是长篇累牍的史诗巨著,而是更符合青年观众观看习惯的短片。“在”不仅代表一个方位,也是一种状态。青春正在进行,用影像记录青春。严肃的宏大主题多了一份动态的青春气息,脱离了以往作品中单调的政策解读,而是把人放在首位,用真实的个体故事映照当下的国家,用独特的个体表达完成宏大主题的表述。

二、第一人称的个体讲述

《我的青春在丝路》以第一人称“我”作为主角,讲述自己在丝路工作的点滴故事,强调自我的表述与选择。第二集《诗与远方》中,在尼泊尔负责引水隧道工程的中国青年胡天然,面对第一次出国工作所经历的波折以及收获的成绩,并没有去刻意表示自己对祖国的奉献,而是认为尼泊尔就是他的远方,自己的工作就是一首壮丽的诗篇。他用年轻人自己的选择来彰显自我的价值和认知,用自我付出的满足与报效国家的使命相呼应。第一人称“我”的讲述方式,更符合年轻观众的话语和认知习惯,形成了一种共鸣。而一些专题片,用他者的话语来拼凑一个高大全的形象,拉开了和普通观众的距离,降低了观众观看的欲望。

三、告别悲情叙事的个体记录

通常主题先行下的先进个体描述,往往有一个悲情叙事的模板:为国奉献而牺牲自己的健康与家庭的幸福,从而达到“苦了我一个,幸福千万人”精神主旨。在作品中,摄影机作为旁观者真实记录的职责很难履行,更多是摆拍和情景再现的回溯画面,让人物失去了可信度,也让影片失去了吸引力。《我的青春在丝路》第五集《吴哥窟的拼图者》中,主人公张念在吴哥窟负责茶胶寺的修复工作,从25岁到30岁,他的青春雕刻在茶胶寺的每一块石头上,长期在外工作也让他错过了陪伴女儿的成长……这些情节在以往的此类作品中,必定会大肆渲染、重复,以此来刻画人物的忘我与奉献。但是在本片中,编导并没有将此列为重点,而是将镜头对准了张念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比如注重细节的张念与同事之间就工程进度产生了分歧,现场的争执、尴尬的气氛都被镜头如实地记录下来,增加了故事的可看性。镜头中,张念的一句“好想啊”不仅表达了对女儿的思念,也对镜头表述了自己内心的纠结,从而真实地记录还原了张念作为一个父亲的心境。在影片结尾,张念离开吴哥窟,工作人员给他送行,不是充斥着眼泪的依依不舍,而是一场载歌载舞的欢乐聚餐,张念的告别词并非奉献无悔,而是抒发着与他们工作的快乐。特写镜头下的每一张笑脸,才是张念青春坚守的动力。

《我的青春在丝路》一改以往宏大主题的严肃基调,每集片子都以丝路上的异国风貌开场,配以轻松欢快的背景音乐、丰富的色彩视觉与快速剪辑形成了一个视听小高潮,奠定了影片轻松活泼的基调。同时,该片通过独特的个体视角,客观的影像记录,还原了每一个真实的个体,以他们的选择与坚守建构了“一带一路”的国家宏大主题。

(作者甄真单位:河北大学;薛依明单位:上海大学/责编:倪啸)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