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天前,有个朋友给我手写了一封信,当初我答应要手写回她的,但至今没有动笔,以至于现在每次看到她头像就觉得有愧疚感。我是这样的,要么马上就回,要么等对方彻底忘了这事后突然回封信过去。所以,这位朋友,别急,暂时忘了这事然后重拾惊喜,多好啊。
有时候,生活就是可以这么矫情,可以这么无端地发生些美好的意外,可以像电影一样设计生动的对白,和邂逅的场景。
这个年代几乎没人再用笔去写信了。所以,当她告诉我,她喜欢用最传统的书信与朋友交流时,我对她的印象马上好得像亲人。在这之前我们并不熟悉,好像是她看我文字后加了我。像这种形式的“好友”在我的通讯录里有很多,但真正有交流的不多,更谈不上用笔写信了。
写信并不代表高雅,于我而言,写信是一种对旧时光的怀念。
当《北京遇见西雅图之不二情书》里姣爷和大牛以书信的方式隔着时空彼此交流生活时,那份新鲜、美好、猎奇、期待的心情我十分理解,并在内心深处泛起了阵阵涟漪。
我是经历过书信年代的人,我的柜子里仍然收藏着几百封那时候收到的各类来信。笔友、同学、期待的人,你写一封,我回一封,每周一个来回。那份忧郁、紧张又幸福的等待至今仍然深有体会。这种感觉,经历过的人会懂。
有朋友说《不二情书》是一部虚幻的故作姿态的故事片,几乎看不到真实的影子。意思是说好多桥段都是不切实际的。这年头还写什么信?连地址都没有还扯什么蛋?书没读几天的小混混怎么可能喜欢写信?总之,漏洞百出。
说的挺有道理的。但其实电影往往就是电影,它可以任性地表现出现实里不可能发生的事。
影片描述的故事背景是眼下的时代,互联网高度发达,房地产、移民是热点,富豪一掷千金纸醉金迷,屁民指望一夜暴富,也时常一夜没落。在神X专车随叫随到的快节奏年代里,却让两个主人翁以最传统的书信方式交流,除了致敬《查令十字街84号》,更多的是唤醒人们在这物欲横流的现实里回归最朴实的心灵交往,以这种浪漫的方式对抗浮躁、急功近利的现实社会。
一对老夫妻相濡以沫的爱情,一对年轻人柏拉图式的情感放逐,都是这个时代里稀缺的存在形式。看似遥远,实际上每个人仍然可以做到。
《不二情书》显然是一部弥漫着浪漫主义色彩的电影,追求的并不是逻辑的严谨,有一份故事大纲,以理想主义的情怀,将通信二十年始终没见面的海莲和弗兰克的影子投射到两位主角的身上,并见证向死而生的执子之手,遇见了自己,遇见了灵犀相通的爱,将压在心底的那份美好一点一点地重见阳光。
你可以说这是理想主义情怀泛滥的表现。但是,如果不稀缺,又怎么可能泛滥呢。
有时候,生活就是可以这么矫情,可以这么无端地发生些美好的意外,可以像电影一样设计生动的对白,和邂逅的场景。
五月的城市,吹着清凉的风。刚过去的周末下了一场细雨,有些微冷。每天经过的路口,不知道你是否经过了没有。杜拉斯说,爱是疲惫生活里的英雄梦想。你一定赞同。
写信告诉我,今天海是什么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