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历史地理研究所.."/>
品书网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品书网 > 杂志 > 到底什么是真正的“老北京”

到底什么是真正的“老北京”

时间:2024-10-30 03:54:11


    文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唐晓峰

我曾看过一个电视节目,叫《一个人和一座城市》。节目中的“一个人”选的都是作家。第一个作家与第一座城市是刘心武与北京城。刘心武生于四川,8岁到北京,生活至今。他以一个作家的敏锐感受,谈出许多有价值、有趣味的东西。因在北京住了50多年,又有了极深的情感体验,刘心武称自己为“老北京”。看到这里,我不禁冒出一点疑问:到底什么叫“老北京”?

现在对四合院、宅门、豆汁儿谈得多,几乎成了北京城的文化代表,仿佛熟知这几样东西,能因这几样东西动真情,便够资格做“老北京”。但仅有这些,与严格意义的“老北京”还不是一回事。所谓“老北京”,指的是全面的人文属性,包括品性、趣味、道德、礼俗,甚至包括毛病、陋习等。我有一个同学,山东人,是研究北京历史地理的专家,对北京城内的大街小巷、城外的郊村远寨都了如指掌,他在北京前后生活了30来年,但没有人把他当“老北京”,因为他脑子里的知识是一回事,而生活习惯、精神气质又是一回事。真正的老北京人的核心,是在京城里生活了好几代的人,像北京城一样有历史感。

人们大多能察觉,北京的学生有两种口音。一种口音像标准的普通话,发音很接近播音员,另一种口音带有强烈的卷舌话音,将“胡同”发音为“胡脱儿”,京味儿十足。这两种口音分别代表了大院的孩子与胡同的孩子。按我的看法,口音像普通话的群体,永远做不了“老北京”。一个世代在北京蹬“三轮儿”的家庭,比外地进京做官的家庭,更有资格做“老北京”。

语言应该算身内之物,是“人”的文化的最直接、准确、关键的表征。一个人可以搬进四合院,豆汁儿也可以喝进肚,但“胡脱儿”从嘴里出不来。

就风味食品来说,现在豆汁儿在媒体中最有名,几乎成为北京的形象大使。但豆汁儿到了这个份上,也就脱离了原本的实在,倒是另有一样风味食品极少登场,却是老北京饮食文化的一个实在标志,这便是面茶。不是真正的老北京不知道面茶是什么,北京大院的孩子也没几个喝过面茶,还以为面茶就是炒面或茶汤。北京的面茶是小米面糊上浇芝麻酱再撒椒盐,常吃面茶者是端着碗转圈喝,不用勺。

不过话说到底,单单一个面茶也不应算老北京文化,文化是一大套东西。现在,老北京文化已支离破碎,并渐渐走样。比如有时为表现老北京商业文化,便找几个人模仿做买卖的吆喝声,嗓门越喊越大,声调越来越夸张。我小时候听过胡同中买卖人的吆喝,声调是朴实柔和的,绝不会打破胡同的静谧气氛。

现在表现老北京文化,多表演下层文化、街面文化。而老北京文化更重要的部分是上层文化、旗人文化、士大夫文化、生活礼仪。对于这些,不能简单地用阶级分析法将其归为“糟粕”。我们再贬斥封建官僚士大夫,也得承认他们当初在北京为文化主体。更何况,他们中许多人原本知书达理,有些就是文化名人。在京师,这个社会群体相当大,当然会造就一种文化传统。可惜的是,现在许多讨论老北京文化的人,只在胡同面上着眼,并不知晓深宅大院内的事情。

我有一个老同学,即北京社会科学院的李宝臣先生,是北京史专家。他在讲北京传统文化时,多用“京师文化”这个名称,我想这很对,这个名称点到北京传统文化的要紧之处,提醒人们北京的社会特征。

北京的文化,首先在人,其次在物,现在说物的多,懂人的少。强调京师上层文化,并非要说宫廷建筑珍宝,而是讲礼俗,论人伦风气。都知道老北京人很客气,这里面有礼仪。士大夫的礼仪行为,在京城文化内涵中有巨大比重,在京城社会有普遍的示范意义。

如今,老北京群体越来越小,与北京都市中胡同、四合院的收缩一样。我们此时谈的“老北京”,不可能再生。而眼下的北京人,在过去的各色“革命”中,已脱去温良恭俭,向“新北京人”嬗变。京城地位仍让他们保留傲慢,却已不令人尊敬了。

顾亭林说,立俗难,毁俗易,百年成之不足,一旦坏之有余。“老北京”已渐远,虽仍可眺到一番情景,但终是不可及的了。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