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没有多少企业家真心反对变革。但是,如果意识误区不冲破,所有变革与转型,都将是徒劳。
文/本刊记者杨筱卿
中国经济正在面临结构性改革的挑战,这一挑战传导到企业身上,正迎来新一轮的转型升级——从“需求侧”转向“供给侧”。
改革开放将近40年,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中国企业依靠低成本的劳动力,大规模的扩张,低质低价的产品,让民众从物资短缺迅速过渡到了物资丰富并过剩的阶段。而随着人力成本、消费需求以及消费者对个性化的追求,以往“低质低价”的企业经营方式已经不再灵验。
而国家在2015年年底提出“供给侧改革”,淘汰过剩的低附加值甚至是无附加值的产品,向中高端消费升级,对于中国企业,转型已经迫在眉睫。
“供给侧改革”,核心在于从供应端着手。作为供应链上的众多中间制造商,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转型压力。当前,没有多少企业家真心反对变革。但是,以下意识误区不冲破,所有变革与转型,都将是徒劳。
靠补贴?NO,不如到市场上“试错”
几年前,政府大量补贴光伏产业,造成太阳能产能过剩,而曾经的明星企业无锡尚德太阳能就曾债务高企,被迫破产重组。
尽管补贴可以促进企业向新兴产业转移,也可以使新兴产业的企业在发展之初,在经济上渡过难关,但是这种措施更容易使企业一窝蜂地涌向市场,甚至会导致骗补贴的恶果。而在长期的补贴中,企业也容易患上“政策依赖症”,紧跟政策之风去开发产品,缺乏技术研发和产业升级的动力和压力,无法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而整个行业也容易陷入低水平的盲目扩张,形成新的产能过剩。
此前的光伏产业如此,如今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同样有此隐忧。
对此,经济学家吴敬琏在《供给侧改革引领“十三五”》认为,原始性创新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政府并无能力,也无法确定哪一个产业,哪一种技术路线能够成功。与其直接确定攻关目标,确定技术路线,给企业提供大量补贴,不如在现有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供一个全局的、长远的信息规划,发动千军万马的企业去闯、去试验,即使成功率低,但只要参与竞争的个体数量足够多,就一定有一部分企业能够成功。
模仿跟风?NO,专利保护起来!
有这样一个故事:以色列人在某个交通要道开了一家加油站,生意兴隆。另外一个以色列人看见了,会在旁边开一家餐馆。而一个中国人看见了,则会在对面再开一家加油站。
在以模仿起家的中国制造业,山寨横行,产品雷同亦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在中国,模仿性创新甚至已成了一个正当名词。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很多人认为创新无用,因为一旦推出一个新产品或者新技术,模仿跟风者甚众。
创新原本就是一个高风险的企业行为,企业选择创新,就是选择了风险,即使成功推出市场后,相似技术、相似产品很快就涌现出来,冲击自己的独有优势,因而给创新企业造成高昂的创新成本。而在中国,专利侵权案存在取证难、周期长、成本高、赔偿低等现象,在这样的情况下,自然无人创新!
比价格?NO,品质才是关键!
无论是多么垂直的细分行业,无论涉及何种原材料或是配件,都存在一个冠军企业,它占据着大部分市场份额以及大量优质客户。作为中间制造商,要想打开市场,就必然会挑战已存在的冠军地位。
如何挑战呢?价格是其中一个因素,要比冠军企业公道,然而,它却不是决定性因素。因为,对于采购商而言,已经习惯此前供应商的产品,也与自己的产品进行过磨合,十分稳定。如果更换供应商,即使价格更便宜,能带来自身成本的下降,但贸然更换,也可能冒着出现质量问题的风险,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