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杨筱卿
《商业模式全史》[日]三谷宏治著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无论何种商业模式,寿命不过5至10年。”本书作者得出这样的结论。
商业史上,商业模式的更替也最为残酷。就拿相机来说,数码相机取代胶卷,柯达倒下;手机拍照兴起,相机企业受到冲击……商业史,事实上是由各个商业模式的交替更换而组成的。
小店带来的商业认知
本书作者三谷宏治出生于日本福井县的农村,在他童年时期,父母经营着一家农副食品店。在连锁超市、购物中心等新型商业模式的冲击下,食品店的经营日益艰难,经常被迫调整经营策略。
正是有着如此经历,三谷宏治切身体会到商业模式更换的残酷。
商业模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商业模式的本质是什么呢?
三谷宏治认为,商业就是将采购来或生产出的价值提供给他人,以换取同等价值,而这些要素的组合就是商业模式。凡是有实力的企业无不拥有自己的商业模式,而一个好的商业模式能实现创新以及保持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但是,商业模式的变革则在于创造,而非竞争。
尽管商业模式听起来很枯燥,然而,三谷宏治却写得平易近人,本书每个章节都从两个商业上的知名人士对话开始,而对话内容则是他们的观点以及企业自身,因而读来生动有趣。
商业模式如何创新?
三谷宏治在陈述历代商业模式的变革之后,从领导力、企业文化、实践方法和人才培养四个角度,以多个公司的案例和专家观点讲述了如何进行商业模式的创新。
上世纪90年代,郭士纳和雷富礼依靠过人的领导力,使IBM和宝洁由衰转盛。
1971年,美国西南航空公司成立,创始人凯莱赫颠覆服务业的传统认知,认为顾客不一定都正确,因而要员工第一,顾客次之。作为一家低成本航空公司,工资水平并不低于同行,而对员工的个人特质,西南航空更为重视幽默感,因为凯莱赫认为,幽默感能让人度过困境,也会给旅客带来感动。因为这样的企业文化,西南航空获得了核心竞争力。
而在实践方法上,三谷宏治认为大企业可以运用“遗忘借用学习法”,维杰伊·戈文达拉扬在《战略创新者的十大法则》中提出,新公司不能效仿母公司的制度体系,因为这会阻碍新公司的发展与创新,此为“遗忘”。而新公司既要保持独立,也要“借用”母公司的资源,整个公司的负责人更要积极协调新公司和母公司的关系。至于“学习”,则不要刻意强调业绩目标,而要善于从失败中吸取教训。
然而,初创企业如何创新呢?埃里克·莱斯的“精益创业”观点认为,不做无用功,不为客户带来价值的工作即为无用,无法接受客户检验,不能从中学到知识的工作即为无用,因而要使用“开发、测试、调整”循环法,快速推出最简化的可实行产品,然后测试、调整。
而创新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克里斯坦森在《创新者的基因》中表示,创新人士有五种超人的探求能力——关联能力、提问能力、观察能力、试验能力和交际能力。具备这些能力的创新者善于把不同领域发生的,看似毫无关系的问题联系在一起,并敢于颠覆前提,从反方向提出问题,而他们也能通过对日常现象和潜在客户的分析,获取重大发现。同时,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勇于面对失败,在试验过程中,善于制造惊喜,而为了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善于结交与自己持有不同观点、看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