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网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品书网 > 杂志 > 管理文摘

管理文摘

时间:2024-10-29 04:34:10

不承认团队成员差异的危害

美国登山家乔恩·克拉考尔(JonKrakauer)在他所著的《进入空气稀薄地带》一书中,讲述了1996年他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惨痛经历。

一名登山者的行为可能影响整个团队的安全,一个结没打好,一次跌倒,一块踢落的岩石,都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这支登山队中有新手,也有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我猜,每一名队友都跟我一样热切地希望,向导能把那些能力可疑的人剔除掉,并有办法保护我们每个人免受其他人缺点的拖累。”而事实上,那天当风暴来袭时,八名登山者在一天内丧生。

发生在海拔8000米以上“死亡区”的事充满着困惑和争议。而对于在空调会议室里讨论项目的职场人士,这种极端情形下的教训看起来或许和自己没什么关系,但如果掩盖了重要的个体差异,众人致力于实现同一个目标本身可能就是危险的,不重视、不承认成员差异的团队,效率更低。

很少有比管理多元化团队更艰巨的管理挑战。首先,管理人员需要对多样性做出正确评估;接着,他们需要设定一个明确的共同使命。但是,他们也必须确认,在团队成员的差异中,哪些是对手头任务基本没有影响的,哪些是高度相关的,比如具体技能和经验。凝聚力与合作或许看似美德,但它们可能是集体思维的征兆——集体意志越强大,并且事情越是事关重大,人们表达不同意见的可能性就越小,因为大声谈论风险就好像是说——你对团队没有信心。

对团队成员在哪些方面存在差异加以强调,可能会加剧团队内部的紧张情绪,也可能意味着团队需要更长时间来达成目标。但对于提高整体业绩、避免灾难而言,这些只是小小的代价。

摘编自FT中文网安德鲁·希尔

组织提升篇

史玉柱:我24年来带队伍的十条心得

1.创业初期,股权不能分散。民营企业创业初期,股权一定不能分散,不能搞得像五个哥们儿一样,每个人1/5的股份,这种公司十个有九个是要出事的。

2.团队对领导人也有考验。老板做得不正,团队肯定会散掉。第一就是老板是不是一个斤斤计较的人;第二是你对人、对下属真不真诚。

3.弄明白员工为什么要跟你干?我认为这两点是最重要的。第一是收入,过去我们老是用事业心去谈,事实上这是不对的。这是很正当的,我跟你干,我要改善我的生活。第二是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希望得到上级、同事以及同行的认可,你就要创造这样一个环境,给他搭舞台。

4.不用空降部队。回过头来看,过去十年内,凡是用这种方式引入人才的中国企业,成功概率非常小。

5.选人标准:又红又专。红,指人品好;专,指业务好,这很大部分跟培养有关。

6.对干部充分授权。让最了解情况的人有决策权,工作效率会提高,在人数不变的情况下作出的贡献更高。

7.允许下属犯错。用人,他可能是70分,你可能是90分,授权的时候,你就要忍受这20分的差距。交一次学费不就好了吗?下次就不这么干了。

8.多引进战术人才,少引进战略人才。企业制定战略的人不需要很多,否则就会整天在一起夸夸其谈,因为那东西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没办法证实的。而战术问题是你做得出来就是做得出,做不出来就是不会做。

9.只认功劳不认苦劳。苦劳对一个企业是没有任何贡献的,它不会带来任何利润。所以要把这句话明确地提出来,灌输下去,大家一旦认可,效率自然就会高。

10.做不到不要说,说了一定要做到。这是我们中国不少人的陋习,喜欢说大话。在这样的气氛下,上下级之间就没有了信任。

摘编自微信公众号-砺石商业评论

如何让B2B买家痛快下订单?

业界名声:78%的买家会透过人脉,了解合作对象。虽然我们身处于网络时代,但人们仍然仰赖信得过的人,询问相关评价。

网络口碑:客户平均花86小时搜寻、研究你。根据研究调查,在交单前客户花在主动搜索、研究可能合作对象的比例大幅攀升至近八成。想要B2B业务提供的“好的内容”不限于产品卖点,还包括该项服务如何帮助企业解决问题,以及是否能取得业界的竞争优势,将产品特色、价值包装成好口碑,使潜在客户搜寻合作伙伴时有效,被良好的声誉吸引。

密切互动:75%的业主会因业务员亲身拜访而倾向买单。在大部分的销售活动中,成交后客户因为花钱买了新的产品,热情持续上升,但卖家会因为订单到手,将注意力转移到下一家企业,导致客户关系低落。一项调查列出了业务一定要做到的四个特质:

1.客户只愿意花时间在一个守时、准备妥帖、又能精准说出重点的业务员身上。

2.不但要探索客户需求,更重要的本质在于聆听。

3.对基础知识有精确的掌握、专业问题对答如流,一定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向客户展现自己的专业。

4.就算是相同类型的产业,每家企业客户都有其独特的需求,业务员要想方设法提供出乎客户意料之外的附加价值。

当下沟通:81%的客户对销售结束后的问卷调查无感。许多B2B业务会在销售结束后,利用问卷等方式询问客户,但事实上有81%的客户表示“无感”,而九成的顾客有极高的意愿在协商之后、交易结束之前给予业务建议。这对业务部门绝对有利而无害,再尖锐的批评都会成为整个团队进步的关键。

摘编自SmartM人才培训网

前阿里直销总经理的带队妙招

在公司的快速成长期,有时候一个月就需要招100个人,怎么去选择做主管的人呢?

大多数会选择业绩相对来说在团队中做得最好的人,但是这些在技能上做得比较好的同学,通常会有被光环所笼罩的问题,所以这些人特别容易撸起袖子自己干。而作为一个好的领导者,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要把自己的经验总结出来,能够被复制。怎么做呢?第一步就是我来做,你来看,看我就是这么干的。

但是一般的管理者,少干了后面的事。首先就是我干完了,我还要解释一遍给你听。被辅导的人就会很清楚地说:噢,原来是这样的,所以才这么干。之后就是你干我看。我要听一听你做这件事的味道,是对还是不对。

在这个辅导的过程中,有些人的执行力还是不好,我们用的是16字方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诱之以利,绳之以法。

当一个员工在你反复要求他却始终达不到的时候,我们一定要知道是为什么。先问问他最近工作做不下去的原因是什么。告诉他,我们这样做是为了实现谁的目标,实现谁的理想。然后再晓之以理,告诉他做成这件事情的原理在哪里。然后,诱之以利,你要让他知道,这么做你的目标将能实现到哪一步。最后,要绳之以法,给予处罚。开除或者罚钱不一定是最好的手段,但你要知道什么处罚才是他最需要的。比如:曾经我们要求销售人员一天完成8个拜访量。有一个没完成,就要罚做10个俯卧撑。因为这类工作要么是坐在办公室里打电话,要么是在外面跑客户,员工的身体吃不消,所以不管是俯卧撑还是仰卧起坐,员工一边知道了自己没有完成目标,一边还用锻炼身体的方式接受处罚。因此,要找到员工的心灵扳机。

摘编自人力资源研究俞朝翎

看聪明的公司如何与外界沟通

主动沟通。美国食品大厂通用磨坊总裁约翰·佛雷克(JohnForaker)表示,拜网络之赐,今天的公司处在比以前更透明的时代。即便公司不透露资讯,消费者也有很多渠道可以得知,所以公司不如自己主动出击,多多与外界沟通。

针对重点沟通。奥迪汽车美国公司品牌总监安其罗(LorenAngelo)认为,如果公司的什么芝麻绿豆小事都发布消息,就失去了给予消费者真正新闻的机会。对于重点资讯,奥迪会提早计划,并且安排足够的资源,一旦对外发布,务必达到期望的效果。

讲故事。当消费者随时都在被各种资讯过度轰炸,公司的营销资讯想要引起消费者注意,就必须加入情感的元素。

利用大数据。如今,公司比以前更容易衡量投资回报率。公司应用统计资料,根据数字分析来作决定。

加点乐趣。为公司的营销资讯加点乐趣,甚至提供奖品,都能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例如:制作一个小游戏,让目标消费者边玩边能了解公司的新产品,过关者能够累积点数,最后换取奖品。

无论情况好坏都不能停。许多公司情况好时,愿意更开放、更频繁地与外界沟通。然而一旦公司情况不佳,甚至遇到危机时,便完全封闭消息。其实无论情况好坏,公司对外的沟通都不能停,情况坏时甚至应该进行更多的沟通,才能给品牌带来长期的助力。

不要牺牲了透明度。人们希望对与自己有关的公司了解更多的资讯,不论是公司的顾客、员工或者投资人。所以即便一般认为巧克力棒是垃圾食品,美国玛氏食品公司仍自愿在产品上公开重要的营养数据(比如卡路里),因为它知道,透明度是如此重要。

摘编自《EMBA》

个人成长篇

中层晋升的五大绊脚石

1.对问题人物置之不理。主管们犯的最持久的错误是与自己的直属下级缺乏交流,没有给他们足够的指导以提升业绩表现,特别是不能及时处理“问题人物”。主管忽视员工的行为,其实也在放任他们对企业带来的负面影响,最终主管需要为整个部门的业绩不佳承担责任。

2.无可取代的主管。一个主管之所以无法晋升最高管理层的最大阻碍,通常是缺少合适的继任者。这类管理者独揽大权,制定所有的决策,而未培养强而有力的继任者。

3.永远的救火队员。这一类主管与“对问题人物置之不理”的主管恰恰相反。他们的通病是习惯当救火队员,拯救所有人。事实上,主管们需要平衡“忽视不良行为”与“认为所有不良行为都可以纠正”这两种想法,从中找到那个合适的区域。

4.傲慢自大。想在任何组织中晋升高层,傲慢自大无疑是极大的绊脚石。这样的主管往往贬低别人的好点子,埋没自己团队里的人才。这类自认“无所不能”的主管听不进别人的建议,他们会扼杀团队的反馈、创造力和创新能力。谦虚的人才具备识别“最佳答案”的能力,所以谦虚是成功的高层执行官需要具备的核心素质。

5.识己不清。傲慢的管理者通常也看不到自己的弱点。在一名自认为拥有强大战略思考能力的主管看来,他想到的战略都可以奏效,即便别人的反馈是相反的结果。这导致他无法有效地利用身边人的才能。

摘编自《中欧商业评论》

连自律都做不到,还奢谈什么自由?

一、自律是生活的基石

据说史蒂夫·乔布斯年轻时每天凌晨四点起床,九点前把一天工作做完。乔帮主说:自由从何而来?从自信来,而自信则是从自律而来。

自律是对自我的控制,自信是对事情的控制。先学会克制自己,用严格的日程表控制生活,才能在这种自律中不断磨练出自信。一个能管住嘴、迈开腿、每晚坚持跑步的人,工作上也不会差到哪儿去。

二、没有天赋,更要自律

史蒂夫·纳什是优秀的NBA球员。这个身体瘦弱的加拿大白人,背部神经有着严重伤病,被认为是“天赋最差的篮球巨星”。就是这样一个人,却连续两个赛季获得了MVP。纳什是出了名的自律:不沾糖、油炸和深加工食品。训练日里,他一天吃六餐:麦片粥、杏仁切片、生坚果、水果、蔬菜、糙米饭、胡萝卜和生吃芹菜。纳什把他的食谱推荐给队友,于是,太阳队脱胎换骨。

纳什的成功给了普通人一点点念想:如果没有天赋,你永远成不了乔丹、科比。但如果足够勤奋自律,至少你还有机会成为纳什。天赋,上天给的;自律,决定权在你。

三、自律是自由的源头

刚工作的时候,不懂得节奏,我是个“时间都被工作填满”的工作狂。研究时间管理之后,发现工作生活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尝试做计划、写日记、控制注意力、要事优先、今日事今日毕、先啃硬骨头、构建自己的时间管理系统、平衡好工作与家庭……

慢慢的,我开始从繁琐事务中抽身出来,开始有时间考虑生活和人生的目标,这一切的源头,就是自律。自律的结果就是有更多精力去做喜欢的事。

摘编自微信公众号-菜刀少爷

说什么也别说“我很忙”!

如今,“忙”这个字不再有任何特殊含义,人们会通过“我很忙”来猜想你的真实意图,而通常这种猜想是负面的。尽管“忙”字不能让人产生亲密感,但这并不意味着你不能用一种亲近的方式传达出忙碌的信息。

实话实说。要消除“忙”字带来的模糊感,方法很简单,即告诉对方你具体在忙些什么。当然这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尤其是当你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可是,这么做是值得的。

想象一下,你邀请一位朋友参加你的生日聚会。对方回答的方式一:“我很想去,但是我真的没时间。”方式二:“我真的很想去,但是今晚Jack有一场空手道比赛,他特意叮嘱我看他的比赛。不过,你还是要给我留香槟呀!”第二种方式既解释了这位朋友缺席的具体理由,也传达出他依然为你高兴的含义。但第一种方式就完全没有这种效果。

告知具体期限。如果你正忙于处理工作或家庭事务,且处于关键时期,那就告诉他们具体期限,比如要忙多长时间,这样会更容易获得对方的理解和支持。例如:你的产品要在一个月内上市,那就把这一情况告诉对方,并表达你愿意与他们到时候再聚的愿望。即使上市时间推迟,一个月变成了两个月,对方也会因你的坦诚而备感欣慰。

想清楚后果。如果不想再维系一段关系,我们可以用“忙”来回复对方,即逐渐与某人疏远,不解释原因。所以,如果你在说“我很忙”这句话的时候是怀着这种心态,那么你就要考虑一下是否真的要与对方分道扬镳了。

摘编自《哈佛商业评论》KiraAsatryan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