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家电领域,美的、格力,两大家电股形成“比翼双飞”的格局。
2014年底,中国“家电第一股”悄然易主,由格力电器换成了美的。2016年,美的总市值基本保持领先格力电器250亿元左右。而近些日子,美的总市值对格力电器优势扩大至400亿元上下。
此前,曾有机构预测:2017年美的集团市值有望领先格力电器1000亿元。
在笔者看来,这一切不过是一个结果,弄清背后的成因或许更有价值。
传统制造企业,讲不了故事却为何还猛涨?
传统制造企业,曾经长期不被资本市场看好。在相当多投资者眼里,这类企业虽然业绩稳健、根基扎实,但想象空间有限,没有太多故事可讲,因此,只适合投资,不适合炒作。
随着互联网“风口论”自2016年中期渐冷,加之“中国制造2025”、“工业4.0”概念春风乍起,人们终于发现了制造型企业的价值,于是将目光转向了有潜力的企业,比如美的。
我们先来看看美的最近两次大考的成绩单。2016年,美的集团实现营业总收入1598亿元,同比增长15%;净利润159亿元,同比增长16%;归母净利润147亿元,同比增长16%;每股收益2.29元。2017年第一季度,美的集团实现营业总收入600亿元,同比增长55%;净利润47亿元,同比增长12%;归母净利润44亿元,同比增长11%;每股收益0.67元。
这两份成绩单,在中国家电行业堪称无出其右者,即使放在整个中国企业的大盘子里看,也是相当出色的。
依据目前态势估算,美的集团2017年营收规模将冲至2100亿-2200亿元。
利润呢?笔者姑且取其近两年净利润率最低值7.8%(美的2017年一季度值)测算,则2017年全年美的净利润应在166亿-171亿元之间。
这个净利值意味着什么?意味着2017年“中国家电企业净利第一”花落美的的可能性非常大。
笔者倾向认为,中国优秀家电股2016年下半年以来集体爆发,是资本市场的价值重新发现,而这一过程和互联网概念被投资者逐步冷落恰好同步。
在过去长达五年时间里,“风口论”、“互联网+”备受推崇,众多投资者的价值判断不是依据企业业绩,而是依据有无想象空间以及故事讲得是否精彩,于是乎,一大堆“PPT公司”、“发布会企业”被推到了风口上。
相比之下,那些发展预期清晰可见、业绩稳定到不需要预测的公司,反而备受冷落,怪不得不少务实型企业直喊“看不懂”。
格力“文科生”,美的“工科生”?
如果一个企业的未来清晰可见,那么它一定是经营稳健的企业,换个角度看,也一定是个风险较小的企业。决定一个企业的未来是否可以预见的,是它的发展战略是否符合逻辑。
从一家纯粹的家电企业向泛家电企业转型、从制造型企业向科技型企业转型、从本土型企业向国际型企业转型,这就是美的基于未来的发展逻辑。
基于这一逻辑,美的2016年推进了一系列国际并购,从买下东芝白电、Clevit商用空调、库卡机器人,到与高创达成战略合作。
有比较才有鉴别,将美的和格力电器这对冤家进行对比,也许会看得更清楚。
2015年年初,格力电器进入手机领域,但两年过去了,格力手机销量寥寥无几,一息尚存。2016年,格力电器试图通过收购珠海银隆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结果遭到中小股东联手否决。
自2012年5月接替朱江洪升任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领导下的格力电器虽然极力推进多元化战略,但是今天,格力的业务主体至今依旧停留在空调这一产业层面,吃的还是朱江洪时代的老本。图摄影刘奔为何格力电器多元化战略始终打不开局面?不得不说,和董明珠过度强势的个人作风有关,作为董事长、总裁,我们看到董明珠的决策太过随意,完全听不进去其他股东的意见和建议。更要命的是,这种局面始终未有任何改变。
在存量市场,格力电器依旧十分优秀;而在增量市场,格力电器让人看不到未来。这就是格力电器的现状。
方洪波主导的美的,发展战略有清晰的逻辑可循;董明珠主导下的格力,所有决策都像个人意志的任性发挥。
可以肯定的是,2017年将是美的彻底甩掉格力电器的关键一年。
中国股市终于不再是“故事会”
曾几何时,中国股市更像一个投机场,大多数人抱着炒股而非投资的心态进进出出,这是中国股市有别于西方国家的一大特色。
讲故事而非讲业绩,一度成为中国股市最明显的价值取向。
乐视堪称讲故事最典型的例子。在过去至少三年时间里,这家公司备受投资者推崇,成为资本市场的明星;而今,这家公司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前途未卜。
下至企业上至国家,究竟靠什么存在与发展?毫无疑问:靠看得见的产品。这是美、德、日等发达国家已经反复证明的经验。对于企业来说,支撑其长远发展的力量,一定来自产品创新而非商业模式创新。
乐视盛极而衰的经历,再次告诉我们一个浅显的道理:做企业和做人一样,务必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这个世界其实没那么多捷径,如果有,早就被别人走过了,哪里会等着你来走!
投资好比交友,和诚实可靠的人做朋友,他也许帮不了你什么,但至少不会害你;投资有业绩的企业,也许不能让你一夜暴富,但至少会让你资产升值。
这几年,不少中国公众(包括媒体)被乐视“生态理论”洗脑,失去了基本的判断能力。所谓旁观者清,外媒评论认为,乐视有今天,实乃“不知天高地厚的必然下场”。
庆幸的是,互联网“风口论”正在逐渐冷却,经历差不多四年狂热之后,中国资本市场慢慢平静了心态,开始向价值投资回归。
(本文作者系家电行业资深观察人士)责任编辑:辛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