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会茹
-36.1%
截至6月底,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22.11亿元,同比增长0.2%,但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利润仅为1.74亿元,同比大跌35.6%。公司的经营利润率从15.8%下跌至10.1%,跌幅达36.1%。
近两年来,政府放宽A股IPO的限制,整个资本市场再次沸腾起来,很多内衣企业也看上了这辆顺风车,以极大的热情投身资本市场。然而,陆续整合上市的诸多内衣企业并没有得到相应的预期,反而是在资本的捆绑下进退两难。
资本不是万能的
2014年,都市丽人在港交所上市,其引起内衣行业的一股热潮,这股热潮并不是对都市丽人上市的追捧,而是都市丽人上市后,内衣圈每过几个月,便有一家企业登陆资本市场。
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共有安莉芳、浪莎、暖倍儿、仙宜岱、都市丽人、健盛、闺秘雅、诗曼芬、汇洁、腾飞科技、亲闺蜜语、彩婷、维珍妮等13家内衣企业走上了上市融资的发展之路,资本运作成为2015年内衣市场最热门的关键词。
上市代表着企业向资本市场靠拢,但是上市公司经营的好坏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如管理能力、财务状况、市场前景、行业竞争、人员素质等,这些都会影响企业的盈利,上市也并不意味着等于成功,资本注入虽然给人感觉企业实力大增,可是中国整体经济下滑造成的消费低迷让现实变得很骨感。
如暖倍儿,挂牌上市不到半年的时间便被摘牌,都市丽人、安莉芳等内衣上市企业也纷纷发布2016年上半年业绩预警(或收入下滑),报告显示,截至6月底,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22.11亿元,同比增长0.2%,但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利润仅为1.74亿元,同比大跌35.6%。公司的经营利润率从15.8%下跌至10.1%,跌幅达36.1%。
这些现象表明,中国内衣市场到了深水区.早在几年前,许多业内人士都持有这样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内衣市场是服装产业界最后一块蛋糕,理由是中国内衣市场一直是中小型企业各自为战,企业虽然众多,但都处在低端化,没有自己品牌效应和文化内涵,这就为内衣走高端路线留出了空间。更有Euromonitor的数据预测,到明年中国女士内衣市场零售总额料将达到250亿美元--是美国的两倍--并且到2020年将成长至330亿美元。
业内人士预测高端内衣市场前景可期,而现实问题是,资本来了,美好的前景却没有如期而至。
众所周知,资本最大特点就是逐利性,它一定会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流向最能创造利润的空间领域。这次,恰恰相反,资本向内衣领域的流动却没有让企业获得预期,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
3000家
我国国内内衣市场结构分散,品牌众多,达3000家以上,但99%的品牌销售规模在1亿元以下,销售规模超过10亿元的品牌寥寥无几。
输给了电微商
现象的根源就出在前几年火爆的电商,以及最近两年疯狂的微商。许多作坊式的内衣小品牌前几年原本要关门转业时,淘宝之类的电商平台靠低价格产品吸引了大量的消费者,许多商家纷纷进驻,这些商家的货源几乎都是来源于这些家庭作坊,其发货价低得让人无法想象。
都市丽人在公告中称,不明朗的经济前景负面影响了消费者的购物欲望,其中特别提到了微商的冲击:“2016年上半年期间微商的高速发展,打击了大众市场竞争者,主要由于其于市场上提供设计和功能相似的贴身衣物产品……根据本集团所做的市场调研,微商零售额约占了整个中国贴身衣物市场超过10%的份额。”而公司未能全面预计来自微商的竞争强度,因此未能快速反应并消除威胁。
或许不少投资者会产生疑惑,微商不是已经开始被很多人嫌弃了么,还这么厉害?
安信证券研报中的一段话或有一定道理:“三四线城市女性(36%)比一线城市(28%)和二线城市女性(29%)更容易产生冲动性消费。其消费决策容易受周围人影响,因此‘微商’等口碑传播的方式很容易在这些地区产生良好营销效果。”
难怪高端内衣行业的冲击会如此大。内衣行业一直处于激烈的竞争中,在消费环境向好的情况下,或许各家都能够分得一杯羹;而在消费环境转差之后,恶性竞争的苦果便开始显现。国信证券研报显示,我国国内内衣市场结构分散,品牌众多,达3000家以上,但99%的品牌销售规模在1亿元以下,销售规模超过10亿元的品牌寥寥无几。
前瞻产业研究院分析师欧阳新周就曾这样表示,“我国内衣市场的竞争,长期停留在低层次竞争层面。概念战、明星战、价格战让很多企业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过分透支,企业利润下滑。”他认为,未来内衣行业应该会出现洗牌,在不同内衣品类中将诞生3~5个主导市场份额的品牌。不过,由于中国内衣品类较多,加上区域市场较广、竞争品牌较多,短期内还是很难出现中国的“维多利亚的秘密”。
内衣微商分流了大把传统企业的市场确实是不争的事实,而这种分流完全是在新鲜的渠道中进行,与内衣传统渠道几乎没有交叉,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许多品牌商和传统渠道的销售业绩无疑是雪上加霜。
前有电商碾压,后有微商偷袭,资本就这样吃了哑巴亏。
如何走出困境
目前,欧美国家对奢侈品消费都不感冒了,许多商家把目光投向中国市场,而能购买奢侈品的人一般都是富贵阶层。但是,由于中国体制逐渐完善,许多(官员)人不会再那么大胆的购买奢侈品。可是,大多数上市融资企业忽略了这一点,引入资本后一改以前的经营理念,马上将产品奢侈品化,产品定位不仅没考虑怎样面对电微商平民化定价的冲击,也没有考虑到整体下滑的经济大环境。这样的经营思路,只能造成和景区、飞机场这些特定场所一样的销售状态,越是没有销售业绩越要提高自身的销售价格,而越是提高自身的销售价格越会没有销售市场,如此就要陷入恶性循环的怪圈。
其实,对于中国内衣市场一盘散沙的局面,连锁合并、引资上市是未来必然的趋势,但走高端奢侈品路子在经济低迷的现在未免太早,只有产品走高端而价格走大众化才是中国内衣市场唯一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