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听取全国政协总工会界别小组会讨论时,就过剩产能产生之因及解决之道发表讲话。他表示,如果可以更好地发展直接融资,减少债务杠杆,未来会使企业重组、杠杆率调整变得更容易。他认为
过剩产能是如何产生的
如何消化过剩产能,特别在消化过剩产能过程中如何保护好职工的利益,解决好就业、转岗确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也是非常复杂、综合的问题。
第一,从经济发展规律来讲,由于技术的发展、社会和需求的变化,产能也在不断变化。因此,有些产能从刚开始的“有用”变为的“过时”,到最后直接变成了“过剩”。在过去,就业职工学一门手艺就可以做一辈子,而现在则可能会需要转岗、再培训,来适应社会的快速变化。特别是在近二三十年,社会技术及各方面的变化都非常之快,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出现过剩产能也不奇怪。
第二,因为中国自身的政策、体制以及对市场规律把握得不够好,很大程度上产能过剩跟价格扭曲有很大关系,而导致价格扭曲的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税收间接造成了价格扭曲。举个例子来说,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纺织业劳动力过剩,导致后来为了化解过剩产能出现了“砸镜子”的情况。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就是因为价格扭曲,大家觉得这个行业有很高的利润,吸引了大量投资,使得这个行业出现了大量的乡镇企业。有关经济学家的分析认为,价格扭曲的其中一个原因是有效关税失衡。比如化纤颗粒的关税非常低,而纱制品的关税比较高,人工造成了国内成品的价格偏高,利润空间偏大,造成了一种可以盈利的假象,吸引了大量的投资。随着有关政策的改变,关税扭曲逐渐消失。另一方面,跟价格扭曲有关系的是环境成本。如果一个行业对环境有污染,就必须先对污染物进行处理,如果有碳排放的话就需要承担碳排放的代价。一旦环境代价提高造成价格扭曲时,有些高污染行业就做不下去了。这种情况会有一个周期性过渡,在许多国家也会出现这种周期性过渡。
第三,对外出口方面,有一些产能在刚开始的时候就是瞄准了出口,比如说光伏电池。从目前我们国家的情况来讲,还很难吸收消化这么高价格的产能,所以就需要大量的出口,而国际贸易出现争端,欧洲、美国的反倾销政策,顿时就会造成这个行业产能过剩。因此,首先,投资时要对国际市场有一个充分估计;其次,要在全球政策上强调,不得有贸易保护主义,不得滥用贸易救急措施,因为这些做法会对其他国家造成很不利的影响。
第四,从金融领域来讲,过去有很多商业银行在贷款导向、行业研究方面过于粗放,基本上国家支持的行业就可以贷款,而国家禁止的行业不予贷款,例如“两高一资”。但其实“两高一资”的覆盖面很大,其中有些细分的行业竞争力还是很强的,但由于国家给他戴了帽子,银行也就一律不贷款。这种粗放的信贷投放使得银行不能真正抓住产业发展的机会。随着周期的发展,银行之前支持了不少产能过剩的企业,在事后需要调整的时候会产生大量的不良资产,自身也会经历很多的痛苦调整。所以,我觉得产能过剩产生的原因非常综合、非常复杂,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只有每经过一个阶段都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才能使我们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得更好。
如何应对产能过剩
首先,职工的基本福利保障,尤其是养老、医疗等保障体系非常重要,涉及到劳动就业的灵活性以及顺利地解决职工转岗、再就业的问题。养老金改革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改革,过去的很多问题就发生在这儿,养老体制改革如果做得好的话,调整的“痛苦”就会减少。中国现在的养老保障体系,在需要换省份、换城市工作时,养老金账户的携带性不是很好。但改革的方向也不能轻易地搞大一统,如果全国统一标准后,对很多国企来说压力就比较大。如果医疗能够更多地依靠医疗保险,无论职工的岗位怎么换,医疗保障也能顺利衔接,这是很重要的。
再就业培训也非常重要,职工可以通过培训来寻找新的工作,因此,在公共资源上要有一部分财政资金用于支持转岗和新技能的再就业。从再就业培训总的方向来讲,近几年,服务业的比重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四、五年以前,服务业占GDP比重的43%,现在已经占到50%以上,短短几年间就增长了七个百分点。这也表明,未来在服务业方面有大量的就业机会,但在服务业的发展中仍存在着玻璃门、旋转门、行政审批等问题。服务业中涉及各种不同的行业,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服务业也是要求很高的,并不是说服务业就是简单劳动。
第二,贸易政策的改革要与全球相协调。全球任何国家都具有自己的优势环节,在比较具有优势的环节中只要具有竞争力,产能就会过剩的,产能过剩了可以出口。如果没有竞争力,在发生产能过剩的时候只能进行自我压缩。
第三,破产不是在强制企业关门,而是对经营失败或经营市场变化后的一种保护,这种保护有利于资源的再配置。同时,履行《破产法》是一个比较规范的重组过程,破产重组解决了债权人和股权人之间的关系,化解了矛盾,有利于企业的重组,以及对已有的债务做出处理。
最后,中国的杠杆率和总债务偏高,其中相当大一部分表现在工业企业,因为工业企业股本少而贷款多。杠杆率偏高会造成调整难,在调整过程中,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的协调会比较困难。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如果可以更好地发展直接融资,减少债务杠杆,未来会使企业的重组、调整变得更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