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网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品书网 > 杂志 > 投资智能投顾的判断与分析

投资智能投顾的判断与分析

时间:2024-10-28 03:28:22

在中国金融40人论坛主办、北京资配易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协办的2017“智能投顾”国际论坛上,中国金融40人论坛常务理事、北京资配易投资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家林,广发证券总裁助理王新栋、太平洋证券副总经理张洪斌、嘉实基金董事总经理张自力、兴证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郭小军、招商银行财富管理部总经理助理王洪栋围绕“智能投顾与资产管理变革”专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他们这样说

中国金融40人论坛常务理事、北京资配易投资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家林:智能投顾成为未来发展大势的四方面原因

第一,监管部门对金融市场特别强调的就是信息披露,不管是要求上市公司还是发行证券,核心使命都是让其充分披露信息。以前的股票市场或者证券市场只有几十只股票,信息量不多,可以处理。但是随着资本市场的规模扩大,全球的股票、证券加起来上万只,对应的就是信息披露后带来的海量数据,海量数据让投资人的负担越来越重。以前靠个体或者一个团队就能分析很多事情,而未来会越来越不堪重负。所以用机器学习来学习海量数据是必由之路。

第二,作为个人投资者往往面临能力不足的问题,这么多数据,专业的大型机构处理起来都很难,想保持好的长期业绩非常不易。当出现一家科技公司,无论是BAT或是小一点的科技公司能提供一个工具给个人投资者的话,让他很好地处理信息和数据,同时也可以作出很好决策。但是这条路径不行,因为金融监管的理念是穿透原则,不像自动驾驶汽车,安装在汽车上就可以用。很多金融公司不想持牌,只想卖工具,再用工具去做投资,但监管部门认为不行,金融公司肯定不是给一个人提供工具,是给很多人提供工具,监管机构统一认为这是提供投资服务建议,所以一定要持牌,这对于科技公司属于巨大挑战。目前行业内也在探讨这些问题,包括将来科技公司也可以为监管部门服务,新出现的术语叫做“监管科技”,金融科技和监管科技属于同一属性,一定要为监管部门开发更多的工具来监管这些金融工具,金融科技才会用得更好,这一定是矛和盾的辩证关系。

第三,在中国做智能投顾是填补空白的事情,替换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没有那么强。中国有几千万股民,几千万股民每天就看一个手机,就看一个屏幕,怎么能做好投资?几乎不可能。算一下一年所花的时间和精力,与其投资回报不成比例。政策和监管部门是不是应该让这些人别做这些无效劳动,还不如去消费和旅游,把这些事情交给智能投顾就好,这对于中国的资本市场也有好处。

第四,从制度角度考虑智能投顾在中国未来五年的前景。中国资本市场已经不再是十年前的情况,那会儿是为了卖股票,把股票卖出去,从政策导向来讲是鼓励卖方投顾,就怕股票发行了卖不出去怎么办。但今天中国的股票市场和资本市场进入新时期,卖股票不是很大问题,未来的政策导向应该是鼓励和保护中小投资者,站在买方投顾的基础上发展。如今是中国资本市场的一个拐点,买方投顾迎来了春天,所以未来五年智能投顾肯定是每个人的标配。

综上所述,有一位著名的硅谷风险投资人总结过,所有行业或者企业的成功离不开四个要素,一是资本、二是人才、三是时机、四是技术。据他统计,近十几年时间内,几百家取得成功的公司都离不开对时机的有效把握。无论是创设公司也好,还是投资也好,时机的重要性确定无疑。但是在时机之前还有是否站在起跑线上的问题,如果很多人已经在起跑线上蓄势待发,当枪响时,再追的话速度就会很慢。所以一些持牌机构,包括初创公司都要抢跑道,上跑道时不一定发全力,时机来时一定要发力,抓住智能投顾的起跑时机,它必将是未来的发展大势。

广发证券总裁助理王新栋:投资智能投顾是趋势,要积极探索

目前是做智能投顾的良好机遇,一是前两年,美国智能投顾的高速发展已经做出了非常好的案例。截至2016年年底,美国智能投顾管理资产规模已经超过500亿美金,美国业内预测到2020年有可能超过2.2万亿美金,其中既有新型智能投顾机构,也有传统的理财机构。二是中国的市场潜力巨大,中国有近乎一亿股民,而注册投顾师仅有三万人,每个人要服务三千个客户根本做不到。这种情况下,智能投顾、机器人投顾有大量市场需求,智能投顾的推出是必然趋势。三是主动管理型的基金经理绝大部分不如被动式管理型指数业绩好,这种情况下,智能投顾发展成功的可能性非常大。

因此,既然是趋势使然,大方向已定,行业就要积极研究、积极探索、积极实践,目前大部分机构已经在实践而不是在等待。只要能迈步向前,同时保持谨慎,再不断地更新改造,一定能成功。此外,还需要仰仗全社会的力量,既要有第三方服务机构,还要有高等学院、研究所的支持,必须是全社会的力量结合起来,才能把这件事做好。

太平洋证券副总经理张洪斌:对于智能投顾的风险要及时发现和应对

如果券商要发展人工智能,首先,自身要勇于尝试学习和利用智能投顾的技术和思想。只有自身的业绩有了一定基础,才有信心为客户做好服务。其次,面对客户发展智能投顾要分步骤、多样化。每个客户的自身条件有差别,在采用人工智能发展投资时会有不同考虑。客户需要的人工智能服务不一定都是一个模式、一样的结果,他可能需要不同阶段的不同产品,这是多样化需求,要分不同等级进行服务。最后,总体而言,中国是人口大国,投资情况很复杂,人工智能是为券商提供的一种快速工具,它的优势很快能看得见。但是,它的风险和劣势,或者它运用的边界在发展过程中必须要及时发现和明晰化,然后把相应规则制定出来,这会更有利于整个行业的发展。

嘉实基金董事总经理张自力:运用智能投顾会服务更多投资者

从买方角度来看,中国的投资者中有很多散户,大部分投资经历、经验都不好,赔钱概率非常高。况且,随着股市扩容,券商分析师们对于这么多上市公司的分析都非常有限,在大扩容的情况下,采取人工智能的新方法,包括文本挖掘、研报读取等都会给证券研究带来很大变革,以服务更多投资者。而从卖方角度来看,券商公司很多,竞争也非常激烈,怎样才能找到一个新突破点,既可以降低成本又能服务到投资者呢?出路在于依托人工智能的新技术,人工智能是人脑的扩延,是人脑最好的计算机,模拟人脑带来了非常多的好处,目前都已部分体现出了,这会给证券研究领域带来大变化。因此,智能投顾给买方和卖方都会带来非常大变革。

中国金融40人论坛常务理事、北京资配易投资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家林

广发证券总裁助理王新栋

太平洋证券副总经理张洪斌兴证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郭小军:智能投顾或会解决投顾交易佣金下滑问题

当前,整个证券行业都在变革,各公司都在积极转型寻找自己的商业模式,智能投顾虽尚处于萌芽中,但现在是切入的较好时机。数据显示,2016年在我公司开户的用户中,60%约为30岁左右,说明80后已成为主要投资者。80后意味着大部分具备在线购物、炒股以及在线理财的能力。此外,目前包括招商银行、广发银行、嘉实基金等金融机构也在陆续推广海外在线投顾服务,此时正是把智能投顾导入交易的良机。况且,目前做投顾,包括做资产管理业务的客户佣金交易收入在不断下滑,从千分之三下降至万分之三或更低。资产管理的收费模式是管理费和超额提成,这两点间如能有一个黏合剂进行打通,有可能就是智能投顾以及智能投顾后面衍生的其他服务。

招商银行财富管理部总经理助理王洪栋:做智能投顾离不开四个基础

首先,智能投顾会引起什么样的变革呢?一方面的确会改变现在参与到智能投顾领域里面的资产管理机构和财富管理机构的盈利模式和服务模式。智能投顾的最大好处就是会降低人工成本,提高一般人工理财顾问管理客户的边界和范围。一个人员管理客户超过一定数量就不能再增加了,而智能投顾可以改变公司的盈利效率。另一方面,智能投顾会改变整个社会的资金结构,目前智能投顾的主攻方向标的是股票、基金,两者结合在一起就是标准品市场。2016年开始出现股灾,后半年出现债灾,如果认为大推手是流动性的话,个人投资者也在里面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2016年卖得最多的金融产品是万能险、理财产品,最大的投资者都是个人投资者,个人投资者的资金无处可去,就把资金交给理财和保险机构,这些机构拿着钱也无处可放,就做委外业务,导致市场波动比较大。而智能投顾发展一定程度会引导投资者朝着长期投资领域方向发展。发达国家市场投资者是机构投资者较多,而中国个人投资者较多,波动比较强。中国要实现机构投资者为主导,路径就是个人投资者把钱交给具有机构投资者属性的工具,实现机构投资者属性,资金就变为机构属性资金,机构属性资金的实现有很多途径,智能投顾就是途径之一。

其次,现在是否是智能投顾投资的好时机呢?我认为有三个原因可证明是好时机,一是现在智能投顾属于热点,2016年是智能投顾比较火的一年,关注度比较高,正确的事情在一个正确的时间点推出来就有足够大的关注度,也能够带动起来。二是市场时机很好,毕竟智能投顾的标的是股票、债券这样的标准品,市场点位非常重要,在2016年结构调整完之后,时间点刚好。但这个时间点是小的时间点,大的时间点还是文化热度问题。三是投资者在这个时间点上可以选择的金融产品并没有那么丰富,面临选择困境。因此,三个时间点代表一个好的时机。但需注意一种现象,如果说风口来时猪也能跑起来,说明行业不淡定,有的人在炒作和娱乐它,这样不对。本来在风口上跑的不只有猪,也有猎豹,但是大家说飞起来的都是猪,让猎豹很尴尬,结果不往风口走了,只剩猪在那儿。

最后,做智能投顾不能离开以下四个基础,缺乏任何一个都不可能把智能投顾做好。

第一,业务基础。目前行业还是具备这个基础的。业务基础分两方面端口,一方面是从供给角度来看,无论是商业银行也好,还是投资管理机构也好,供给端基础很雄厚,是沿着这些机构做传统业务的基础上自然简化。比如公募基金在几大银行里面每年产生的销售收入都有几百亿,如果要进化会自然走到智能投顾。另一方面,从需求基础来看,现在市场上的公募基金已超过3500支,比股票数量多。如果大众投资者想选择一个公募基金,就要在3500多支里面进行选择。因此,智能投顾想在公募基金领域发展,业务基础上无论是供给端和需求端都非常雄厚。

第二,技术基础。目前人工智能技术是否具备做智能投顾的条件?人工智能已经发展60年了,更新迭代也很多,从简单的集体学习,到深度学习、强化学习,一般集体学习的算法对于改进智能投顾模型有很大作用。大部分智能投顾都是大类资产配制,选择好的投资模型,然后做基础资产搜索。目前集体学习算法都已经具备,但是未达到超级人工智能,像科幻片里面的机构还远远达不到,目前利用人工智能,填补人工搜索不足的基础已经具备。

第三,数据基础。做投资者数据分析很复杂,但是从金融数据角度没有那么复杂。公募基金就是两类数据,一是结构化数据,就是基金形成波动的曲线、收益曲线,如果叠加的话,过去十年算出的计算量足够。二是非结构化数据,基金分析不是仅只知道波动就行,要知道公司的治理结构以及整个行为驱动在哪儿?毕竟基金是在投资之上的投资,此时产生的数据就是非结构化数据。非结构化数据不是一般的技术公司可以积累的,没有对基金经理、基金公司长年累月地调研不可能计算得出,而没有非结构化数据只有结构化数据就做不好。

第四,服务基础。智能投顾毕竟不是一个产品,只是一个服务,服务本身就得沿着代销结构来获得。公募基金本质上是代销服务里面衍生的一部分,这部分必须是人加机器的结构。任何一个智能投顾服务,在服务完投资者之后,如果出现亏损或和客户的预期不一致,即便是他自己做的选择,但在他不满意的情况下只能有两个选择,一是投资者离开这个机构,二是选择上门来谈一谈,此时基础性的服务人员就很重要。

(国际融资记者曹越报道并摄影)

嘉实基金董事总经理张自力

兴证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郭小军

招商银行财富管理部总经理助理王洪栋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