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网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品书网 > 杂志 > 科技创新是实现实体经济增长的新动能

科技创新是实现实体经济增长的新动能

时间:2024-10-28 03:19:20

制造业的许多科技新成果之所以无法迅速转化为产能,市场的“肠梗阻”作用不可忽视

全国政协委员、奥盛集团有限公司总裁汤亮:实体经济是中国经济发展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根基

把“中国制造”发展成为“中国创造”,是中国制造业面临的巨大挑战,也是振兴中国制造业的必由之路。这个挑战用一句话来归纳,就是看企业有没有强大的持续的科技创新能力。如果有科技创新的能力,就能以新技术、新产品引领市场,制造业就能持续盈利,企业面临的所有难题就会迎刃而解。制造业的制胜法宝,唯有“创新”不败。

中国制造如何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如何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如何向中国品牌转变?这“三道门槛”怎么过?我的建议是:

一是强化科技创新的政策置顶原则。在如何振兴中国制造业问题上,企业有许多难处,业界有许多呼吁,专家有许多思路,但是政府决策部门在指导方针上,要有高屋建瓴、提纲挈领的远见,要牢牢抓住主要矛盾的“牛鼻子”,这就是花大力气推动制造业的科技创新。

二是要舍得花钱建设企业人才高地。制造业的科技创新,关键在人才。在人才问题上,不能老是停留在一纸表彰,也不能满足于“蜻蜓点水”。重要的是为他们解决三个实际问题:一是有充足的科研经费,二是给予较舒适的住房,三是有成果就要重奖。解决这三个问题,光靠企业的力量是不够的,各级政府要与企业联手,共同想办法才行。

三是要用优胜劣汰的市场手段,推广制造业科技创新的新成果。制造业的许多科技新成果之所以无法迅速转化为产能,市场的“肠梗阻”作用不可忽视。比如,市场招投标就必须严格贯彻优胜劣汰的原则,决不能让落后的产品逆向淘汰先进的东西。如果真正树立起市场“唯优是选”的观念,何愁制造业没有向上发展的勃勃生机?

全国政协委员、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主席,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理事长刘振亚:推进全球能源、信息、交通三网融合发展刻不容缓

全球能源互联网是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全球互联的坚强智能电网,是有效解决世界能源、环境和气候变化等问题的中国方案。在此基础上,为推进经济转型,我们研究提出了全球能源、信息、交通三网融合发展:以世界能源转型和信息技术革命为契机,以全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为保障,发挥网络经济和规模经济优势,加快形成能源、信息、交通即“瓦特(Watts)、比特(Bits)、米特(Meters)”三(特)网融合发展的新格局,推动世界经济转型升级,实现高度电气化、高度智能化、高度全球化、高度人本化的发展目标。

能源网、信息网、交通网就像人的“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和“四肢系统”。目前,“神经系统”“四肢系统”基本实现全球互联,但“血管系统”的互联互通明显滞后。推进三网融合,要抓住能源网这个关键和短板,尽快实现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创新突破。综合技术、经济、政治等因素,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条件已经具备。我们要抓住机遇,加快推进,到2025年基本建成我国能源互联网,在世界能源和经济转型中发挥引领作用。

三网融合发展为实体经济打造了强大新动能。它以电力为动力、以数据为纽带,现代能源网、信息网、交通网呈现相互交叉、相互支撑、相辅相成的发展态势,这是三网融合发展的根本内因。能源、信息、交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基础保障、经济支柱和创新引擎的重要作用,这是三网融合发展的根本动力。三网互联互通、协同发展,可以创造巨大的规模经济和网络经济效应,这是三网融合发展的价值源泉。近年来特高压、智能电网,物联网、大数据、高速铁路、电动汽车等技术不断创新突破,这是三网融合发展的技术基础。

推进三网融合,既提升能源、信息、交通基础设施水平,又发展壮大新兴产业,为实体经济发展打造新动能,对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大意义。

一是实现“创效”“创新”巨大价值。能够实现通道、设施、服务的高效共享,显著降低全社会发展成本,提升经济发展质量;能够促进能源流、信息流、人流和物流相互协同、高效配置,重塑产业价值链、创造市场新需求、催生经济新业态。

二是促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能够发挥三网互联互通的聚合效益,促进我国制造业创新发展,推动实现“中国制造2025”发展目标;显著提高实体经济的电气化、信息化和全球化水平,进入用能更清洁、生产更智能、流通更便捷的经济发展新阶段。

三是为中国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和先机。能够发挥中国在特高压输电、新一代互联网、高速铁路等领域的技术优势,积极开拓国际能源、信息、交通等基础设施市场,带动相关产业走出去,提高中国经济地位和国际竞争力。

我建议将三网融合发展作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主战场,在国家层面组织制定三网融合发展规划,加快推进关键技术攻关和示范项目建设,配套出台相关支持政策,为中国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新机遇、搭建新平台。(本刊记者艾亚报道,陈醒摄影)

全国政协委员、奥盛集团有限公司总裁汤亮

全国政协委员、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主席,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理事长刘振亚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