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网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品书网 > 杂志 > 激励相容与创新驱动

激励相容与创新驱动

时间:2024-10-28 12:10:45

随着财税改革中的央地事权和支出责任的划分、产权保护法治化等一系列改革推进,相关监督与激励机制设计会得到加强

市场经济中的任何个体都有着理性的自利,个体行为按自利规则行动;若要使个体行为利益与集体价值最大化目标契合,即个体价值与集体价值这两个目标函数一致化,就需要通过某种制度安排,也就是机制设计理论中的“激励相容”。

激励相容,旨在有效解决个体利益与集体利益间的矛盾或冲突,使每个成员在为组织多做贡献中成就自身事业。在一个组织中,参与者理性实现个体利益最大化的策略,与机制设计者所期望的策略一致,使参与者自愿按照机制设计者所期望的策略采取行动,从而实现共赢,可谓皆大欢喜。

中国正在经历的市场化改革,不啻为一次机制设计的大变革。当前改革进入深水区,尚未从根本上建立既能够进一步强化监督、又确保改革进程中的创新动力的一套监督与激励机制。尤其是对于正在啃的“硬骨头”诸如国企、财税、产权等方面改革而言,这些现实问题的解决,更是亟需形成激励相容的动力机制。

立足新一轮大改革与大调整,人大刘元春教授甚至认为,激励相容的动力机制的缺乏是经济持续回落的深层次核心原因:驱动经济增长最根本的动力激励机制已经被打破,但适应新常态的利益共容体系和激励机制却没有出现;反腐倡廉和全面整顿堵住了很多的“歪门”和“旁门”,但却没有很好地开启“正门”;各级精英阶层的积极性呈现消退的态势,各类传统的共谋格局被打破,但却没有围绕新常态下改革调整的阶段使命,形成一致行动和良性合力。

作为发展中大国,在改革中出现利益分化和竞争难以避免,完善激励相容机制,在于调动改革行动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避免“懒政怠政”。刘元春认为,新阶段要充分发挥市场的自动调节作用,通过价格机制调整、简政放权、放松管制等方式激发各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构建出新一轮激励相容的动力机制,并将此视为“宏观经济能够实现触底反弹的关键”。

更进一步,他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的检验标准,正是激励相容的动力机制有无形成:改革本质是重构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制度体系,需充分发挥社会主体作用,建立激励相容的动力机制,通过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形成利益共容的生产体系、分配体系和交换体系;供给侧改革是否有利于生产力发展,最为直接的检验方法,就是观察其是否有利于发挥各社会主体的能动性,是否形成了激励相容的动力机制。

换言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并不在于短期的经济形势,也不在于具体某个领域的进展状况,而在于经济体制层面下激励相容的体系建设。可以预见的是,随着财税改革中的央地事权和支出责任的划分、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产权保护法治化等一系列改革举措的推进,相关监督与激励机制设计会得到加强。

除了通过加强激励相容的机制设计促进创新驱动,一些专家也积极倡导发展中国的思想市场。去年十月,吴敬琏先生题赠给笔者这样三句他多番呼吁的话:“开拓思想市场,研究基本问题,探索中国长期发展路径”。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