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网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品书网 > 杂志 > 农村县域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院校解决方案

农村县域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院校解决方案

时间:2024-10-27 09:01:56

摘要:我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党中央在深入分析国内经济形势的基础上审时度势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不仅对于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对于推进教育领域改革也颇具启示。职业教育是教育体系中与市场联系最为紧密的一环,承担着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与培训服务的职责,当前在发展中普遍地存在着一些相似的矛盾和难题,制约着职业教育的发展,不利于我国产业发展的转型升级,不利于精准扶贫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对此,本文以安徽金寨职业学校为例,简介农村县域内中职学校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创新实践做起,探索出的办学方案。

关键词:县域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院校方案

安徽省金寨县域中职教育和全国其他县域中职教育,在发展中供给侧曾面临的一些矛盾和问题具有相同之处:招生难、投入少、专业不对口、就业质量差;师资力量薄弱,结构不合理,教师专业素养提升乏力,学校自身难以改良;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同质化严重,技术技能型人才供给的类型不适应劳动力市场的岗位需求,专业建设由弱变强、做成品牌难;科学合理、高效运转的中职学校管理体制难以构建,县域内实现教学培训资源的有序整合与高效利用难,农村县域中职学校供给侧与需求侧的良性互动难上加难……究其根源在于农村县域职业教育供给失衡。因此,农村县域职业教育在关注企业、关注学生、关注市场需求侧的同时,尤其需要关注供给侧、培养侧,搞好深化供给侧改革这项基础工程。

一、金寨县域中职教育发展中供给侧改革与创新实践

金寨县作为全国680个贫困县之一,脱贫攻坚的任务艰巨。脱贫不仅要落实好国家扶贫开发政策,更需挖掘脱贫致富发展的内生动力。2012年6月,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的吴邦国同志视察安徽金寨时,为革命老区金寨县量身定制的“5+1”全国人大机关扶贫帮扶金寨项目之一,就是兴建一所规模大的、水平高的、国家级的示范中等职业学校——安徽金寨职业学校。这为金寨县域中职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新的契机。

在各级政府的关心呵护下,在省教育厅统筹规划下,在市县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改革创新、正确领导下,学校以质量立校,以特色兴校,经过四年发展,一个快速崛起并“跻身全省第一方阵,成为全省县级中职学校的排头兵”的安徽金寨职业学校成功建立,在教学、管理、科研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其影响与示范作用不容小觑。成功方案用三句话可概括为:“三政”强校,“三维”立校,“三例”名校。总结为《县域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院校解决方案》,具体介绍如下。

1.“三政”强校——从学校“硬件”供给侧改革看“方案”

(1)政府统筹。在省、市、县政府的领导、规划、主持下,金寨整合了县域内的职业教育与培训资源,按照“一流校舍、一流实习实训设备及与之相适应的师资队伍”的办学要求,“立足金寨、辐射老区、面向全省”的办学定位,2012—2013年申报、兴建了一所占地531亩的全新园林式学校——安徽金寨职业学校。学校现有建筑面积约17万平方米,分为教学区、实训区、生活区、运动区、办公区等五大功能区。在如此庞大、复杂的硬件供给侧改革、创新、建设的过程中,实现设备强校,政府统筹,政府主动作为,起决定作用。

(2)财政支持。学校管理体制为市县共管、以县为主,日常经费来源主要由事业收入(含培训费)、财政拨款收入以及其他事项收入等构成。学校经费隶属于县财政管理,事业经费收入纳入县级财政范畴。除学校硬件建设财政已投资6.8亿外,2013年—2017年学校办学经费分别达到1428.47万元、1971.88万元、3770.33万元、4335.74万元和4196.15万元。从简单的数据可以看出,没有财政支持,县域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无从谈起。

(3)政策倾斜。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的配置应以市场为基础手段,但是,由于“市场失效”及市场机制的缺陷,政府的调控必不可少。职业教育这一具有准公共产品属性的事业单位,要让其提供高质量的有效的社会公共产品——符合企业需要的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和专业技能培训,从供给侧的提供来看,必要的政策支持不可少。

安徽金寨职业学校在2014年—2017年,连续四年共招聘新教师105人和外聘教师47人、由安徽省教育厅统筹协调从全省高职院校及同类学校选派专家专业骨干管理人员来校对口支教、学校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要及师资状况等适时调整新增专业设置、职普比的确定与监督等等,此类职业教育供给侧问题批量地妥善、高效解决,没有政策支持,谈何容易?正是省、市、县政府给政策,安徽金寨职业学校此类问题迎刃而解,从而为学校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先机。

2.“三维”立校——从学校“软件”供给侧改革看“方案”

(1)培育学校精神。金寨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是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红色孕育金寨,信仰锻造辉煌。厚重的红色历史铸就了“坚贞忠诚、牺牲奉献、永跟党走”的大别山精神。安徽金寨职业学校在兴建、创业的过程中,在学校领导的带领下,全体师生重温金寨红色历史的光辉历程,并从中获得宝贵的经验,汲取强大的精神力量,培育出“坚守信念、自强不息、团结奉献、创新务实”的学校精神,这种精神是以红色文化为底蕴,以大别山精神为灵魂。它鼓舞人心,催人奋进。新的学校有了强大的精神力量的支撑,困难何所惧,向着目标,奋力前进!

(2)科学规划顶层设计。办学目标定位:全日制年在校生6000人,非学历教育培训每年万人次,把安徽金寨职业学校建成“较大规模、高水平国家级示范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办学类型和层次定位: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学历教育、技能培训和劳动力转移培训相结合;办学功能定位:实现学校培养人才、研发产品和技术服务三大功能;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培养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具有基本的科学人文素养、良好职业道德,掌握必要的文化知识和熟练专业技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专业建设定位: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以学前教育、汽车运用与维修、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为重点,协调发展农林牧渔类、加工制造类、财经商贸类、旅游服务类、信息技术类专业群,凸现专业特色,打造专业品牌;服务面向定位: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立足金寨、辐射老区、面向全省;近期发展目标定位:省内一流、全国知名。省内外中职名校、技能型人才摇篮;远期发展目标定位:全国一流、世界知名。

(3)建章立制,立校之本。职业学校作为独立的法人,其办学的主体功能应充分发挥。现代职业教育,规范的管理就是立校的“铜墙铁壁”,而先进、科学的管理制度则是立校之本。四年来的实践证明,制度的建设过程,实际上是制定者理念更新、认识提升、方法改善的过程;而制度的执行过程,又是先进思想、先进方法、先进的育人模式推广普及实施的过程。学校的管理制度就是学校的“经纬”,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就是在既定的“经纬”范畴内活动。学校没有“经纬”就会无序教学,“经纬”稀松教学稀松,“经纬”严谨,教学才会严谨,才会产出高质高效产品。因此,职业学校想有优质的产出,先进的管理制度必不可少。

第一,招生之基——《安徽金寨职业学校招生管理暂行办法》。“招生难”这一几乎是中职学校普遍遇到且大多至今未解的难题,金寨县域职教此前也是同样无奈面对。“老问题一定要用新办法解决!”由市委组织部从高校精选的校长王先根坚定地说。在他的带领下,大家开拓创新,大胆改革,《安徽金寨职业学校招生管理暂行办法》应势诞生。县内外生源学校实行招生责任制,“一校一人”模式。与此同时,建立了招生奖励制度和处罚措施,奖罚分明。2014年8月,新学校第一次招生,就完美地实现了县内外招生2000人的宏伟目标,创金寨县中职招生历史之最。此后,年均招生2000多人,三年在校生突破6000人。学校“较大规模”业已实现,学校“招生难”的问题也得到很好地解决。

第二,质量之本——《安徽金寨职业学校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暂行办法》。大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是所有职业院校都极力追求的共同目标,而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就是提升质量。提升教学质量,必须弄清楚影响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因素及其基本状况,然后对症下药。一般来说主要有:专业建设水平、课程建设水平、师资队伍水平、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对于新设立的安徽金寨职业学校来说,课程建设水平、师资队伍水平的提升是问题的症结。学校从教师的核心利益入手,改革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办法,将励奖性绩效工资的分配与教师的教学质量挂钩,制定《安徽金寨职业学校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暂行办法》,多劳多酬,优劳优酬。与此同时,围绕教学质量的过程考核、考评、管理、监督及毕业生跟踪调查制度、质量检测和评价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应运而生,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被调动起来了,学习借鉴、改革创新、“金职讲坛”活跃起来,学校教师你追我赶,争先恐后,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学生技能大赛一年一主题,一步一台阶,如此氛围下,学校教学质量不断得以提升。

(4)专业建设力量之源——《安徽金寨职业学校教科研资助及奖励暂行办法》。为了加快学校师资队伍建设,调动学校广大教师参与教育教学研究的积极性,促进教师向教研型、“双师型”方向发展,搞好专业建设,建出成果,出好成果,在安徽省教育厅统筹选派支教教师来校帮扶指导的同时,《安徽金寨职业学校教科研资助及奖励暂行办法》适时制定,以内生动力从根本上激励、引导、规范专业建设。几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支教教师在安徽金寨职业学校教师队伍的成长和专业建设上做出了巨大贡献,起了重要作用,而《安徽金寨职业学校教科研资助及奖励暂行办法》则更为学校的内涵丰富与提升产生着取之不尽的力量源泉。本制度的制定执行,两年来教科研方面所取得的巨大进步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3.“三例”名校——从职校供给侧的产出看“方案”

(1)师资队伍快速成长,名师、名生初显名校。安徽金寨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成长之快得益于其师资来源的改革创新——对原有两职校师资遴选一批,分流一批;根据专业发展需要,每年面向社会招聘一批;对能工巧匠、行家里手外聘一批;由安徽省教育厅从高职院校及其他兄弟学校选派专家型专业带头人及能力卓越的管理人员支教一批;通过对口帮扶、交流学习,培训一批;通过“金职讲坛”,邀请专家、教授学术讲座熏陶感染带动一批;校赛、市赛、省赛,年年有比赛,赛赛出新人……

2016年、2017年全省中职生技能大赛,学校指导教师指导的学生一年一个台阶,获奖总数分别为13个、27个,其中省级一等奖分别为1名、3名;2017年,我校首届毕业生有157名同学对口升入本科院校深造……目前,学校有教师队伍276人,其中获得各种奖励的老师数超过100名,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教科研工作者和优秀骨干教师,他们相继在校、市、省、国家级的竞技舞台上崭露头角。

(2)专业建设快速兴起,品牌专业彰显名校。2012年规划建设时,学校就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起,调整了专业布局。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和县域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合理设置专业,并从以下两点着手专业布局建设。

第一,打造品牌专业。学校汽车应用与维修、学前教育、旅游服务与管理等3个专业已事实上成为市内品牌专业,并彰显于省内外。目前,来校学习、参观、参训的兄弟学校络绎不绝。国家级裁判张晓丽、江传林就来自旅游服务与管理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师。目前,3个专业在校生近2000人,3个专业在省赛获奖数占本校获奖总数的60%,对口升本比超过80%……学校根据自身的特点,创建品牌专业,形成核心竞争力。

第二,理性开设新专业。学校根据经济建设和产业发展的趋势理性开设新专业,既能有效避免同质化竞争的加剧,又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增加有效供给。近年来学校新开设的电子商务、老年服务与管理、汽车营销等均依此设立。

与此同时,学校结合实际,特别注重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和一体化教学改革。将专业课程体系与行业企业标准对接、贴近工作岗位实际过程,加强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创新意识、创业能力的培养,以高质产出,树立学校专业品牌。

(3)教科研成果丰硕,以实力跻身省内前列。学校目前教学、教研协调发展,技能大赛、对口升学交相辉映。

2016、2017年中职生技能大赛省赛获奖项目总数:13和22;2016、2017年教师信息化教学大赛省赛一等奖1人,二等奖7人,国家级比赛教师获奖总共11人次;2016年教师发表论文7篇、论文评选获奖30篇、获国家专利5项、设立校级专业培养方案10种、编写校本教材8本;省级立项建设项目16个(建设到期一个,已通过评审),国家级立项建设项目3个;新学校第一届对口升学157名同学考入二本院校深造,第一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8%,其中服务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达22%;全省中职学校四运会、2017年中职生技能大赛国赛省级选拔赛、2017年全省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等大型活动在我校成功举办;2018年全省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大赛荣获3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学校申报国家教学成果奖荣获3个一等奖、一个二等奖,学生省级技能大赛荣获33个奖项(其中一等奖4个),国家技能大赛荣获2个团体二等奖、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一名选手以全省第一的成绩参加国家集训队

二、小结

四年来,学校获得了众多的荣誉,先后被授予“全国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安徽省中华职业教育社温暖工程先进单位”“安徽省示范特色学校”“安徽省退役士兵易地教育培训机构”、六安市“文明单位”“综治先进单位”等称号。

安徽金寨职业学校从供给侧结构改革入手,经过四年的探索与创新实践,县域职业学校曾经遭遇的一系列难题与矛盾基本得到解决,学校的供给侧与企业和学生的需求侧之间,目前已初步形成“家有梧桐树,莫愁凤不来”的良性互动状态。以安徽金寨职业学校为例的县域职业教育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案在实践中也不断地被完善与推广。

2016年全省中职旅游教育质量提升研讨会在该校召开,2016、2017年六安市旅游类、交通运输类中职技能竞赛、2017年中职技能大赛国赛省级选拔赛旅游类、教育类等赛项均在该校圆满举行。

(作者单位:安徽金寨职业学校、安徽金寨技师学院)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