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李五洲
中国和非洲尽管相距遥远,但双方友好交流频繁,目前非洲已经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一个重要的投资目的地。根据公开资料,中国已经连续7年蝉联非洲第一大贸易对象国,同时非洲也已成为中国企业的第二大海外承包工程市场、第二大石油来源地。2015年,中国与非洲双边贸易进出口1.11万亿元人民币。在非洲投资的中国企业超过3500家,他们不仅自身得到了发展,而且也带动了当地的就业、税收,为非洲各投资对象国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为推动中国企业与非洲的合作向深度延伸、向广度拓展,聚焦中国企业走进非洲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共享走进非洲的实践经验,2016年6月7日,中国公共外交协会、上海公共外交协会和上海达之路控股集团公司在上海共同主办了中国企业走进非洲研讨会。来自外交部、商务部、全国友协以及上海市政府、国家开发银行等单位领导,30多位非洲国家的驻华大使、驻沪总领事,以及来自中非的企业家参会讨论。
对非投资迎来机遇
今天的中非合作成果是建立在中非传统友谊基础上的,这是与会讨论者形成的一个共识。全国政协副秘书长、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副主席张秋俭女士在致辞中表示,非洲人民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在许多国际社会事务中,中非方面保持了传统友谊和合作,在一些重大问题上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堪称国际关系的典范。
南部非洲组织(SADC)代表、博茨瓦纳驻华大使乔治在会上特别感谢中国对于非洲的帮助,“中国一直是非洲的好朋友,我们的年轻一代也依然记着中国的友谊。可以称得上是整个南部非洲生命线的坦赞铁路也得益于中方的帮助,中国为我们这个地区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帮助。”
上海公共外交协会顾问、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赵启正认为,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中国与非洲是命运共同体。中国和非洲应当分享光荣与梦想,非洲梦和中国梦应该比翼齐飞。
资料显示,除了在非投资之外,截至2015年底,中国通过援助和融资在非洲已经建成和在建的铁路和公路总长达到上万公里,援助和融资建设的各类学校200多所,向非洲派出医疗队员2万多人次,维和人员3万多人次。
在这种传统友谊的背景下,2015年12月4日,习近平主席在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上宣布了未来三年中非合作的“五大支柱”和“十大合作计划”,并承诺中方将为此提供总额600亿美元的资金支持。这些宏大计划和超强支持,使中非关系发展迎来了历史性机遇,也为中国企业走进非洲描绘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中国提出的中非十大合作计划得到了非洲国家积极回应,在经济合作方面中国和非洲互为潜力巨大的市场。南非驻上海总领事陶博闻认为,约翰内斯堡峰会上,非洲各国的领导人都同意将中非合作提高到一个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高度。其中也包括通过了十项中非合作计划的行动纲领,这十项合作计划能够帮助非洲可持续的发展,解决现在非洲存在的基础设施不足、劳动力素质不高、金融服务能力不强等问题。
中国公共外交协会会长李肇星则表示,中非合作的基础是好的,中非合作是平等的、互利的,中国和非洲国家之间的互利合作成果惠及双方人民,乃至惠及全人类的共同进步。中非合作会从工程承包向投资经营升级,从援助主导向自主发展升级。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林怡认为,中非各自的发展阶段禀赋决定了中非发展战略高度契合。当前中国处于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机,非洲处于工业化的起步阶段,中非已具备在优势互补的基础上实现互利共赢的条件。
中非发展基金总裁石纪杨也表示,目前非洲国家普遍期待加快工业化进程,中国也在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的改革,中国企业走进非洲面临一个历史性的机遇时期,首先是因为非洲和中国目前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我们互为需求、各有优势,中非合作、尤其是投资领域的合作潜力和空间都很巨大。同时他还介绍了中非发展基金支持中国企业走进非洲的情况,目前基金总规模100亿美元,其投资主要是基础设施、装备制造、农业民生、能源矿产四大板块,已经在36个国家投资了86个项目,投资决策超过34亿美元,促进了非洲当地出口,扩大了当地的税收。
中国公共外交协会会长李肇星非洲欢迎中国投资
与会的非洲各国使节对中非合作充满信心和期待,同时各自使出浑身解数,在研讨会上极力宣传本国的投资环境和政策。
尼日利亚驻沪总领事阿里认为,中国和非洲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双方之间有很强的互补性。目前双方在政治领域的合作是非常出色的,在经济和投资领域取得的成就与政治方面的成就相比要逊色不少。他直言应该有更多的中国投资投到非洲,只有这样中非才能成为真正的命运共同体。他说,现在非洲最缺的是基础设施,因此非常欢迎中国企业来非洲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欢迎中国企业以类似PPP的方式来非洲发展基础设施。
阿里自豪地介绍说,尼日利亚是全球第七大人口大国,人口1.7亿,劳动力市场供应丰富,这就意味着尼日利亚有非常巨大的市场。此外,尼日利亚还是非洲最大的经济体,也是非洲收到国外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整个非洲投资回报率最高的国家,股票市场在非洲规模是第二大,“当然尼日利亚还有非常丰富的天然气和油气资源,有8400万公顷的可耕地,都是有利的投资环境。”
南非驻上海总领事陶博闻表示,南非和南部非洲以及整个非洲大陆是非常开放的,欢迎中国企业将非洲作为投资的目的地。非洲不仅已经展现出了这样的意愿,而且落实了一些具体鼓励中国对非洲投资的政策和激励措施。
具体到南非,他介绍说,南非已经成立了专门的经济特区,目标是通过工业化让南非的出口产品在全球都具有竞争力。这些经济特区分为以下四种:一是自由港,这是一个免税港,进口产品可以免税,在加工、包装后出口;二是自由贸易区,能进行免税的仓储和物流;三是工业区,利用外国的直接投资,制造出口产品和出口相关服务;四是产业发展区,这些发展区是针对于某一些特别的产业,既配套有较好的基础设施,同时也为这种出口市场提供很好的生产制造服务。
南部非洲组织(SADC)代表、博茨瓦纳驻华大使乔治对上海浦东的印象非常深刻。他表示,“我想有一天我们的国家能成为非洲的浦东,我们非常需要中国的帮助。”他说,南部非洲是整个非洲最为安全和稳定的一个区域。一些重点的基础建设比如能源、道路、航空等领域需要投资,而中国有这样的技术和资源能够帮助南部非洲更好地发展。
见证了上海的发展,曾经来上海学习过港口园区建设的吉布提驻华大使阿卜杜拉·米吉勒热情地表示,“非洲相信中国人,非洲相信中国。我想代表非洲各国的外交官鼓励中国企业大量地来非洲投资,因为非洲是未来最有机会的地方,非洲是世界经济的未来,非洲有一切帮助各位成功的优势。你们有先进的技术、产品,而我们有巨大的市场。”
阿卜杜拉·米吉勒热情地邀请中国企业去吉布提投资,“吉布提虽是一个小国,但是它连接着非洲、阿拉伯国家,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位置。”吉布提希望能够成为非洲的新加坡,吉布提有100多个港口,目前有三个大港正在运营,有四个大港在建设中,对于国际航运来说是理想的战略之地。同时他也欢迎中国的银行业和金融业到吉布提投资,因为他们希望把吉布提建成一个国际金融中心;吉布提也有意将自己的国家建立成一个自由贸易区,所有的中国企业来到吉布提都可以享受到免税的待遇,生产的产品就能够更容易地进入到阿拉伯国家和非洲国家。
作为大西洋中心由十个岛屿组成的岛屿链,佛得角的驻华大使罗穆阿尔多则在会上推销该国的阳光、海洋和高山—旅游是其支柱产业,“佛得角全年天气都非常舒适,有蓝色的海洋,有各种适合水上运动的地貌。”
罗穆阿尔多表示,现在就是中国和佛得角合作的最好时机,“我们的经济基础设施非常好,有四个空港、两个海港;外国投资者在我们国家和本国投资者能享受同等待遇;在雇佣当地员工和外国员工方面我们没有限制。”
上海市政协主席吴志明致欢迎辞
吉布提驻华大使阿卜杜拉·米吉勒热情邀请中国企业前往非洲投资兴业
中国企业走进非洲研讨会现场
如何投资非洲
如何投资非洲问题,成了与会人员讨论的一个热点。
商务部西亚非洲司参赞舒骆玫提出,非洲是一个资源丰富、市场非常广阔的地方,在未来30至50年非洲或将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近期中非经贸合作快速的发展,形成了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格局。2015年12月中国宣布的工业、农业、金融、基础设施、绿色发展、减贫、惠民等十大合作计划,在未来一段时间里将是对非合作的重中之重,也是我们对非经贸合作的主线。她进一步强调其中三个合作计划值得中国企业积极参与:一是中非工业化合作计划,是中非经贸合作未来发展的重点领域,将新建或者是升级一批工业园,中国企业既可为工业园内基础设施,包括工地、水电方面的建设提供支持,也可提供设计、运营管理方面的支持,以及为非洲提供基础职业培训支持;二是中非基础设施合作计划,可以推动双方在铁路、公路、港口、电力方面的建设合作;第三个计划是中非贸易和投资便利化合作计划。
在应该选择什么样的项目上,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西亚非洲所副主任张春认为,已经确立的中非十大合作计划更多是一个相对短期的计划,从更长远的角度和非洲自身的需要看,非洲很多国家在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方面并没有很好地完成,比如说公共卫生、教育、基础设施这些重点,所以中国企业在这些方面加大投资肯定会受到欢迎。
中国政府非洲事务特别代表钟建华大使特别提醒中国企业,要把非洲看成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而不要简单盯着非洲的资源—非洲是世界经济的下一个发动机,这是逐渐开始为人接受的一个看法。钟建华大使认为,中国30多年改革开放对世界最大的贡献就是向世界提供了巨大的需求,而这个需求对世界经济是个巨大的推动。所以他认为企业家看非洲不要光看到非洲的资源,更应该看到非洲在发展过程中间所焕发出来的对世界的巨大需求:非洲3000多万平方公里面积是中国面积的3倍,到2045年非洲20亿人口中65%以上是35岁以下的年轻人,而且非洲消费者有着超前消费的习惯,所以非洲未来对世界经济巨大的贡献就是巨大的需求市场,希望中国企业家们据此制定非洲的投资战略。
尽管中非合作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但是与会人员也敏锐地从中看到了中国企业进入非洲面临的诸多挑战。
1960年发起成立的中国人民非洲友好协会,目前已经基本构建了在非洲的“朋友圈”,长期致力于为中国企业进入非洲牵线搭桥。但是,在与非洲的交往过程中,协会发现当前中国对非投资贸易合作存在很多问题,除了在政策、资金等层面支持外,更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加强合作,提升中非友好人文软环境。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林怡建议,中国企业在进入非洲之前要熟悉目标国家的经济、文化、投资环境,深入研究当地的法律法规以及行政司法制度,把握市场的特点,找准切入点;走进非洲的中国企业,在非洲获得财富的同时要肩负起社会责任,回报当地社会。她尤其提醒走进非洲的中国企业之间一定要避免恶性竞争,而合作兴建工业园区既是一个较好的合作共赢模式,也能更好地抵御各类潜在的投资风险。
上海市政协主席吴志明在大会主题发言中,根据上海企业在非洲的经验和教训,对中国企业走进非洲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注重坚持市场导向,遵循国际通行规则,与非洲发展的需求有效对接,着眼非洲的工业化、城镇化,采取投资、工程建设、技术合作、技术援助等方式,推动国际产能合作;二是做好所在国的政治、经济、法律、市场和文化等方面的分析评估,建立和完善效益风险评估机制,避免盲目进入;三是注重履行社会责任,加快融入当地社会,守法经营,提高企业用工、采购方面的本土化经营,营造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而应加强对非洲的了解,则是与会者对中国企业提出的一个具有普遍性的要求。主办方之一上海达之路控股集团董事长何烈辉,到加纳创业已有16年,他在非洲最深的感受是中非之间存在很多的误解,主要还是因为相互了解不够。“我觉得我们最需要下工夫的就是搭建一个平台,扩宽渠道让中非双方能够顺利沟通。只有双方互相了解了我们才能够有更多的投资和贸易机会。”因此他才热心中国企业走进非洲研讨会的主办。
中国政府非洲事务特别代表钟建华大使、尼日利亚驻沪总领事阿里先生也都谈到,中非不能仅依赖媒体的报道来了解对方,因为媒体的报道不一定都是客观的,尤其有时容易误导读者,只有到非洲去亲自看、亲自体会,才能有自己正确的决定。他们认为需要鼓励民间交往,让中国人和非洲人更多地互相来往。
吉布提驻华大使阿卜杜拉·米吉勒也指出,企业要帮助中非人民拉近距离,因为只有人民之间拉近了距离,我们才能够真正抓住和利用好双方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