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网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品书网 > 杂志 > “卧底”局长陈家顺

“卧底”局长陈家顺

时间:2024-10-26 03:43:14

为了解农民工打工时的吃住、工资待遇、劳动时间等真实情况,陈家顺先后深入5家用工企业打工。

文|本刊记者党小飞

陈家顺(左一)给民工讲解维权知识陈家顺在担任云南曲靖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之前,多次以农民工的身份应聘到企业打工,当过装卸工、仓管员甚至“猪倌”,为的是能帮助农民工找到好的企业,调解各类纠纷。

亲身体验

“我去打工确实是被逼出来的。”陈家顺说。

由于缺少就业渠道,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县政府在2004年把劳务输出当作一个支柱产业来抓。时任沾益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陈家顺先后带了7批人到珠三角地区打工,但农民工的返乡率高达80%以上。

为了解农民工打工时的吃住、工资待遇、劳动时间等真实情况,陈家顺先后深入5家用工企业打工。

2008年9月,陈家顺到浙江义乌最大的一家养殖公司应聘,被安排到养殖场最脏、最累的病猪栏“养病猪”。每天上工,陈家顺都是先清理干净猪栏里的猪粪,然后再处理病死的猪。工作时虽然戴着口罩,但死猪的恶臭味还是令他常常恶心呕吐,吃不下饭。但他没有放弃、没有退缩,“坚持做了一段时间后,我发现养殖场工作时间不算太长,强度也不是很大,收入也比较稳定,比较适合一些年龄较大、没有一技之长又需要稳定收入的农民工。”亲身体验后,陈家顺把14对老夫妻介绍到该厂。

5年中,经陈家顺输送上万人次、考察和联系680多家企业安排就业岗位,返乡率由最初的80%下降到5%以内。

为农民工维权

带民工去义乌工作期间,陈家顺帮助农民兄弟调解用工纠纷1000余起,挽回损失近200万元。当时在义乌,“有事就找陈家顺”已成了广大农民工挂在嘴边的口头禅。“随叫随到”是共产党员陈家顺工作的金字招牌。

沾益县村民冯水娥、丁冬花在义乌一家小服装厂打工3个月后辞工,但服装厂还扣着一部分工资不给。陈家顺来到服装厂,几经周折才找到厂长,厂长却叫了一群人过来恐吓他。陈家顺据理力争,坚持跟厂方讲道理:“这是她们的血汗钱,是她们该得的。”最后厂方一分不少地付了她们俩被扣发的3700元工资。

曲靖市大坡乡天生桥村牛街子村人胡家江打工过程中左手不慎被机器压伤,经过工伤认定后,赔偿却迟迟不到位。陈家顺了解情况后,两次与企业负责人沟通,甚至打电话给在美国出差的企业老总反复协商,最后双方终于就赔偿达成一致。

2014年3月,陈家顺担任曲靖市人社局副局长后,仍然奔走在为农民工维权的第一线。“我们在异地没有执法权,到异地执法、搜集证据很困难,阻力大”,陈家顺说。为解决这一问题,在他的推动下,曲靖市与农民工较为集中的6个地方社保局签署了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联动合作协议,设置农民工维权信息员及时掌握情况,收集信息后及时与当地人社部门协调维权事宜,每逢年底再巡回维权。“现在几个电话就能解决我们曲靖农民工遇到的问题。”陈家顺说。

实现本地就业

2013年2月,陈家顺来到曲靖市政府驻苏州办事处工作,担任曲靖市驻长三角招商分局副局长。他的工作重点从原来的帮农民工找工作、讨薪维权,转变成招商引资。

在苏州的这段时间,陈家顺走访60多家企业。这段经历让他认识到中国民营企业确实有很多的困难,“现在处理问题时会更加注意寻找企业和农民工的平衡点,维护好双方的利益。”陈家顺说。

在招商局的经历启发陈家顺着手做劳务引资,他希望让更多曲靖人实现本地就业,解决“在家养不了家、外出顾不了家”的问题。

在陈家顺的努力下,已经有两家外地企业在曲靖投资建厂。一家是江苏南通大地电器有限公司,解决了曲靖近200人的就业。还有一家主要从事蔬菜种植以及台湾泥鳅养殖的深圳企业,员工大都是当地农村留守妇女,高峰期用工约150人。

此外,陈家顺表示,今年的工作重点会转移到脱贫攻坚。“现在正在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扶贫计划,计划用5年时间转移输出贫困劳动力60万。”他说。

关爱留守儿童和老人

沾益县菱角乡白沙坡小学三年级学生董雅每月都特别盼望陈家顺的到来。“陈叔叔经常来学校看我们,每次都会给我们带文具和零食,中秋节还带月饼给我们。”董雅的父母在浙江打工,只在过年的时候回家看望一次,她跟上六年级的哥哥成为名副其实的留守儿童。

董雅平常想爸妈的时候就给他们打电话或者视频聊天。“学校里建了一个亲情通话室,父母的电话都打印在一张纸上贴在墙上,电话是免费的。我们在中午、晚上放学时可以跟父母打电话。”董雅说,“学校有两台电脑,我们还可以跟爸爸妈妈视频聊天。”

所有这些都是在陈家顺的帮助下由政府出资建立的。“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得有人管。”陈家顺说。他被调为曲靖市人社局副局长后,就提议建立留守老人和儿童关爱机制,从政府角度搭建一个渠道帮助他们。他在曲靖市选了两个最有代表性的示范点。

此外,陈家顺还积极联系社会公益组织帮助留守儿童。他与“爱在珠江头公益协会”建立联系,一同到沾益县菱角乡白沙坡小学进行图书和衣物捐赠。此外,他通过志愿者,每年还邀请心理咨询师来学校上2次心理辅导课。

记者跟随陈家顺来到焦尼卡村。村子里建起了很多漂亮的2层小楼,“20多万元就可以建一座,地理位置好点的需要40多万。村里外出打工夫妇一年就可以赚6万元人民币。”陈家顺说。虽然外出打工有钱了,但空巢老人也越来越多。全村共有20多户,其中空巢老人就有9户。2015年,他出面为空巢老人筹集物资80万。

69岁的空巢老人潘朝金,子女都在浙江打工,一年才回来一次。他看到陈家顺非常高兴,“他对我们小村庄很关心。吃的东西送了,手机也送了,电饭煲也送了。”

陈家顺在2014年给每户空巢老人配置了一部老人手机并存上300元话费,方便他们与子女的联系。平常也会根据老人的需求送给他们需要的东西。此外,他还在每个村子里设立服务联络员,照看老人的生活。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