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网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品书网 > 杂志 > 匿名的狂欢

匿名的狂欢

时间:2024-10-26 01:51:47

科学家已经开始研究如何预测网络讨论气氛恶化的转折点,然后设法提前干预。

如果说互联网给了每个人平等的言论机会,随之而来最“辣眼睛”的大概就是网络喷子了。这些人无孔不入、出口成“脏”,成群结队、防不胜防......他们喷起人来没有理由,没有原因,动不动就侮辱、威胁别人全家。

近几年,随着网警执法力度的加大,我们时常听到“某网民被依法查处并行政拘留”之类的新闻。当这些人从手机、电脑背后被揪出来时,人们发现他们也只是年纪轻轻,甚至称得上老实巴交的普通人。那么,为什么他们一到网上就性格大变呢?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面部表情、身体语言等线索判断别人的反应,建立良好的合作,并由此组成联系紧密的社会。众多证据表明,合作是人类演化的核心特质之一:合作让个人在团队得到更多利益,生存的几率也更大,因此善于合作的个体拥有更大的生存优势。

这样的互动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而互联网出现只有几十年。人们常常会回忆起互联网早期的美好时光。20世纪90年代初,世界各地的互联网用户是靠Usenet联系起来的,它是一种分布式的互联网交流系统,起源于各大学,大部分使用者都是老师和学生。每年9月新生入学,都要学习一番Usenet的用户礼仪和网站规则。而1993年9月,“美国在线”向其全体用户开放了Usenet权限,大批新用户不断涌入,这些“菜鸟”无视原有的礼仪和规则,把曾经是天堂的Usenet搞得乌烟瘴气。这个事件后来被称为“永恒九月”。

从1993年以前的Usenet用户立场来看,这种说法的确有道理—互联网的新用户潮从那时起延续至今,从未停止,如今已突破40亿大关。早期的Usenet之所以给人留下美好的回忆,不仅是因为用户受教育程度高,更是因为它有点像早期的论坛:以观点交流为主要目的、用户需要注册才能发帖、管理员和版主有权删帖封号等等。人们即使互相嘲弄、掀起骂战,依然受到一定的约束。

我们所说的“喷”的定义,通常是:“有意的攻击性、挑衅性的帖子或者内容,为了让对方沮丧或者生气。”从技术特征的角度讲,越是开放的平台,喷子越多喷得越持久。比如同样都是社交媒体,推特比脸书开放许多,出现的攻击性言论、歧视性言论也更多。

为什么一上网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心理学家将网络交流时行为更自由更放肆的现象命名为“网络去抑制效应”,即人们在网上更愿意分享隐私、暴露现实中隐藏的自己、骂出现实中不会说出口的话。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网络的匿名性、藏在屏幕后的隐形感、网上交流的非实时性、缺乏现实感(像是一场虚拟游戏)以及权威的缺席等。

网上的很多反社会行为源自网络互动的匿名性,对于这个问题,机器人或许能提供解决之道。科学家已经开始研究如何预测网络讨论气氛恶化的转折点,然后设法提前干预。

通过研究网络文章下面的评论区,研究者发现,诱使普通人变身喷子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整个对话的氛围(其他用户的表现),二是用户自己的情绪状态。

犯罪学家詹姆斯·威尔森和乔治·凯林曾经提出“破窗理论”:如果有人打破了一栋房子的窗玻璃,而这扇窗户没有得到及时修理,别人会收到纵容的暗示,走过去打烂更多的窗户。也许我们无法阻止第一个破坏窗子的人,但如果能尽早修复破窗,显然也是有效的。

研究者通过搜集网上数据,包括人们表现出喷子行为的历史记录,由此建立了一种预判网络暴力行为的算法,准确度达80%。比如说,一旦出现预警信号,社交平台就可以延迟这些用户发表回复的时间,在发言前有更多时间思考,对话的整体氛围都将得到改善。其他用户看到的不当行为将变少,个别用户做出不当行为的概率也会降低。

在耶鲁的另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研究者发现公众情绪在网络上更容易变得义愤。脑部影像研究表明,人们产生道德义愤时,大脑会分泌欣快物质,产生快感。尤其是站在道德高点上抨击作恶者,显然让批评者更加感觉良好。在现实生活中,谴责作恶者是有风险的—你可能会受到伤害,但在网上就不同了,不但安全,还有可能提升自己的声誉。

在相对平静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很少面对特别出格的行为,所以也没什么机会表达道德义愤。但打开微博,你会看到一幅迥然不同的图景。近期研究表明,道德和情绪色彩强烈的信息更容易在社交媒体上得到传播—每增加一个道德性或情绪性的词语,微博被转发的概率就会相应提升。

这要求我们熟悉的社交网络也要不断调整算法,鼓励团结而非分裂,倡导积极的网络体验,抵制煽动和霸凌。与此同时,作为用户,我们也应该让网上的交流变得跟现实生活中一样文明。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