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网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品书网 > 杂志 > 青年成长记—奋斗的青春最幸福

青年成长记—奋斗的青春最幸福

时间:2024-10-26 01:27:10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青年一代深情寄语:“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而习近平在2018年春节团拜会上关于“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的讲话,也道出了奋斗之于幸福的意义,让更多年轻人坚定了“奋斗的青春最幸福”这一人生信念。

在我们的身边,不断涌现着努力拼搏的青年人的身影,他们有不同的青春故事、不同的人生体验、不同的生命感悟,因为奋斗有着相同闪光的生命底色。于士涛、石秀安、龙子雯、徐勃等等就是新时代青年人的缩影。

青春奋斗正当时

新一代青年人奋斗的身影深植于城市、乡村、林场、边疆……用澎湃的激情和奉献的精神,展现了中国青年的新风貌。

文|肖雯

于士涛时值五四青年节,青春让这个季节永远激情飞扬,伟大的时代赋予当代青年更多为之奋斗和追求的梦想。新一代青年人奋斗的身影深植于城市、乡村、林场、边疆……用澎湃的激情和奉献的精神,展现了中国青年的新风貌。

于士涛:坚守绿色的务林人

2017年12月5日,中国河北省塞罕坝林场三代务林人代表走上领奖台,从联合国副秘书长兼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埃里克·索尔海姆手中接过“地球卫士奖”奖杯。

在塞罕坝林场工作了12年的于士涛就是这三位代表中的一员,也是塞罕坝第三代青年务林人的代表。1980年出生的于士涛担任千层板林场场长,在塞罕坝机械林场6个分场场长中,他是最年轻的。

塞罕坝位于河北省北部,曾经一度“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1962年,中国在塞罕坝组建林场,几代塞罕坝人开始顶风冒雪、战天斗地在“石头缝”中植树造林。如今的塞罕坝,早已成为中国华北地区面积最大、兼具森林草原景观的国家级森林公园,有“中国绿色明珠”和“华北绿宝石”之称,堪称“人工修复的奇迹”。

而这个“奇迹”,早在于士涛读大学时就深深吸引着他。2005年于士涛毕业,正赶上塞罕坝招人,他二话没说就报了名。于士涛说:“既然学林,就要到一线去,把学到的东西用到实践中。”

于士涛初到塞罕坝正值金秋时节,美不胜收的景色让人如坠画中,然而进入11月,于士涛的激情就被随之而来的各种困难考验击碎了,狂风呼啸、大雪封山,生活条件艰苦、工作强度大……梦想与现实的反差让于士涛打了好几次退堂鼓。

然而父母朴素的劝慰和师父顾殿江讲述的故事,又让他改变了主意。

2006年春节过后,于士涛被调入生产股跟着师傅顾殿江工作。50多岁的顾师傅不爱说话,但业务熟练,被称为林场的“活地图”。千层板林场占地184平方公里,无论哪片林地的位置、面积和生长情况,顾师傅都心知肚明,这“绝活”让于士涛暗暗称奇。“从顾师傅身上,我开始真正了解塞罕坝,真正读懂塞罕坝人。”

工作之余,顾师傅就给于士涛讲老一代造林人坚守深山几十年如一日、爬冰卧雪植树造林的故事。王尚海、张启恩等老一辈创业者的事迹让于士涛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干出个样儿来!”

从那以后,于士涛工作有了目标和榜样。他每天早出晚归,走遍林场的每个角落,还随身带着一个笔记本,认真记录每一片林子的位置和特征。特别是到了造林季节,他更是披星戴月,同时还要利用工作之余抓紧学习林业技术知识。

在塞罕坝工作的12年间,于士涛从一名基层林业干部逐步走上分场场长的领导岗位。他和团队开展了大径材培育、珍稀树种培育、优质树种引种和樟子松嫁接红松等项目研究,并利用塞罕坝气候、环境、资源优势,发展森林生态旅游和绿化苗木销售、承揽绿化工程等产业,传承并丰富了一套适合塞罕坝地区特点的森林经营模式。

在塞罕坝的12年,更是让于士涛深深感觉到肩上的重责,他说,林场50多年的发展,经历了老、中、青三代,“老一辈的成果在我们手上可不能毁了”。

创业难,守业更难,摆在于士涛这些年轻人面前的是,如何接好林场经营的“接力棒”。郁郁葱葱的塞罕坝林场,不仅有前辈艰苦奋斗的道路,还有更多和于士涛一样不忘初心、奋斗向前的青年人的身影。

石秀安:中央企业青年先锋

石秀安,现任中国广核集团中广核研究院主任工程师、先进能源所党支部书记、“华龙一号”反应堆堆芯设计专项技术负责人,曾获中央企业优秀共产党员、中央企业青年先锋等荣誉。

“不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努力、坚持。其实每个人都差不多,只要认真努力做事情,都会做的不错。”石秀安说。

从本科开始接触核能领域,石秀安就被这个专业深深吸引。但对他影响最大的,还是在清华读研究生期间,石秀安跟着导师胡永明面对面地坐在一个办公室里的两年时光。

办公室里时常有导师的老友前来作客,这其中有跟邓稼先一起参与“两弹一星”研制的前辈,有中国第一艘核潜艇总设计师赵仁恺,也有中国工程院院士阮可强。

每每站在这些前辈旁边,看着他们交流讨论,听着那些曾经写在书本里的推动中国科技进步的成果,石秀安心底总会冒出强烈的自豪感和参与感。毕业后,石秀安多次婉拒学校的挽留,坚持加入了核电行业,做起工程一线的核电工程师。

石秀安事业的起步从担任中国核电工程公司反应堆工程研究所工程师开始,他先后参与完成秦山二期第7循环堆芯换料设计校核计算,秦山二期18个月换料长周期平衡循环换料优化设计,任职中广核研究院反应堆工程设计与安全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负责“华龙一号”源项屏蔽设计,如今担任中国广核集团重大战略专项先进核能设计总负责人。

从勤勤恳恳学习知识,到勤勤恳恳奋斗一线,再到勤勤恳恳带领团队。

对于石秀安来说,这是一个接一个的转变,也是一脉相承的演进,更是他奋斗的青春之歌。

2015年7月至10月,正值国家“十二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加速器驱动嬗变研究装置(CIADS)项目次临界核反应堆研发进入关键时期。石秀安再次开启了连续几个月的疯狂工作模式,甚至主动放弃国庆长假,带领团队开展集体攻关。

为了抢时间,加班加点成了常态,石秀安常常在凌晨两三点钟就喝空四瓶提神饮料,还乐观地笑称只有这样才“特别有效”。

功夫不负有心人,石秀安不仅组织团队完成了总体方案设计,还突破了反应堆设计、软件平台搭建、铅铋工艺系统方案设计等多项关键技术难题,填补了该领域的技术空白,也为后续联合中科院申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创造了条件。这也正是中国核能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弯道超车”的关键技术。

从担任反应堆工程研究所工程师到担任重大战略专项先进核能设计总负责人,石秀安为中国核能“弯道超车”贡献着自己的青春、汗水和担当。无数个无眠的夜晚、无数灌空了的提神饮料,石秀安的丰硕成果,正是他拼搏奋斗的结晶。

曾经的“源项屏蔽”掌舵者,现在的“先进核能”开拓者,不同的专业领域,同样钟爱的核电行业,这里面藏着不可言说的情感。这情感来自于坚持奋斗给予的回报,来自于团队共进的拼搏奋斗,也来自于做好本职工作的匠心。

石秀安

龙子雯(右一)龙子雯:心里装着患者

龙子雯是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外科医师、团委书记,上海市第八批援藏干部。然而龙子雯给大家留下的最深刻印象,却是一个“爱给自己找麻烦”的青年医师。

在“强手如林”的外科领域,青年医师承受着来自生活以外更多职场上的多方压力。可在病区值班室里,龙子雯是“留宿”的常客,并且协助护士完成诸多本职工作之外的抢救、换药等医护工作。

医学关乎生命,龙子雯的心里装的都是患者,所以冲在最前面的人始终是他。2016年4月15日,接到援藏任务时,龙子雯的小女儿出生仅3天。去还是不去?考虑的时间只有3天,龙子雯内心充满矛盾。然而3天后,他又是那个冲在最前面的“小龙”,他接下了这份沉甸甸的任务,前往日喀则进行为期3年的援藏医疗工作。

同样,龙子雯也将自己的冲劲延续到了西藏。龙子雯入藏之后,当地空气含氧量只有上海的55%左右,他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眼睛干涩、胸闷、心率加快等症状。刚入藏的两三天里,他的血氧饱和度只有60,每分钟心跳115,即便是在弯腰拿东西腰都要喘大气。然而就算如此,龙子雯也顾不上休息,第一时间来到日喀则人民医院,并到相关科室进行了工作熟悉。

通过一个月的调研,龙子雯协助院部完成“日喀则市人民医院医疗服务能力现况调研”“日喀则市人民医院医疗质量现况调研”。同时,他每月组织开展临床医疗质量点评,对全院的医疗质量进行分析和改进。开展全院培训及各类讲座10场,累计培训医务工作人员1500余人次。

龙子雯援藏的第一年,就调研援建医院30个科室及海拔4千米的5个县,指导发表9篇SCI论文,申请8项省部级课题,建章改制400余项,规范肿瘤治疗造福藏区同胞。此外,就连在沪休假期间,龙子雯也要东奔西跑,往返于援藏办公室和各个委办局,积极为援建医院“找资源、要政策、寻机会”,力争把最好的资源带到他的第二故乡—日喀则。

在援藏期间,他既承担着医务部主任的重责,还积极参与各项公益活动和党团建设。

繁忙的工作之余,他和大部队下县乡调研5次,最高海拔5500米,继承和完善“格桑花”先髋项目,协助筛查百名患儿,送15名患儿赴上海完成诊治;协助新华医院开展白内障复明手术11人次。联系肿瘤医院,援赠日喀则市人民医院腹腔镜培训设备及手术操作设备6.5万元;联系复旦大学团委捐赠当地贫困学生学习用品总值6000元;认领日喀则市福利院六年级孤儿一名,资助学业及生活用品;诊治救助福利院患儿6人次,麻疹患儿2名,先天性心脏病1名,肺炎2人,外伤1名;参与扶贫工作,结对资助当地贫困家庭1户4人。

三年援藏之路,龙子雯的工作才刚刚起步,还有许多未知的困难和荆棘在前面等着他。但正是刚刚开始一年的援藏工作,让这样一位“上有老、下有小”的青年医师,重新认识自我,明确一生的价值取向。“只有我们将心放在西藏人民的身上,他们才会将脸贴在我们的手上。”在日喀则,龙子雯用心践行自己所说的这句话,在他看来,为需要帮助的身边人做一件事,在他看来那才是源自心底最大的幸福和收获。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