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网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品书网 > 杂志 > 2017 年 4 月国际形势大事述评

2017 年 4 月国际形势大事述评

时间:2024-10-25 10:25:34

DOI:10.19422/j.cnki.ddsj.2017.05.019

2017年4月7日,地中海上的美军战舰向位于叙中西部沙伊拉特的政府军空军基地发射了59枚战斧式巡航导弹。这张由美国DigitalGlobe公司4月7日提供的卫星照片显示的是遭军事打击后的叙利亚中部霍姆斯省的沙伊拉特军用机场。一、中美元首海湖庄园会晤深入沟通增进相互了解

4月6—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赴美国佛罗里达州海湖庄园同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会晤。两国元首围绕中美总体关系、高层交往计划、高级别对话机制、经贸问题、两军交往及朝鲜半岛核问题等进行了深入沟通。应习近平主席邀请,特朗普将于2017年年内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双方宣布建立外交安全对话、全面经济对话、执法及网络安全对话、社会和人文对话四个高级别对话机制;双方同意在经贸投资领域深化务实合作,同时妥善处理经贸摩擦;双方愿加强两军交往,深化执法司法、网络安全、追逃追赃、非法移民、卫生等领域合作;双方同意采取更多实际举措,进一步拓展中美人文交往,扩大两国人民往来,不断夯实中美关系的社会基础;双方确认致力于实现半岛无核化目标,同意就半岛问题保持密切沟通与协调;双方同意拓展在防扩散、打击跨国犯罪等全球性挑战上的合作。

这场被媒体称为“习特会”的中美元首会晤,正值世界局势深刻演变、特朗普内外政策走向备受关注的重要关口,不仅对两国关系,而且对地区乃至世界局势走向都有重要影响。一方面,此次会晤可谓中美元首一次“相互熟悉”的机会,两国元首不拘形式、务求实效,相互增进了解,无疑为两国关系“再出发”打造了重要基础。另一方面,特朗普在贸易、移民等方面政策走向不确定性较强,相比之下,习近平主席年初的达沃斯讲话则发出了支持自由贸易和全球化的“中国好声音”。在此背景下,中美元首会晤也成为观察世界发展走向的重要风向标。

二、美借“化武事件”空袭叙利亚“特普好感”或将就此终结

4月5日,总部设在伦敦的“叙利亚人权观察”(SOHR)发布消息,称叙利亚伊德利卜省汉谢侯市此前一日遭到化学武器攻击,导致“至少72人死亡,其中包括20名儿童”。随后半岛电视台发布一系列现场照片,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美欧许多国家将责任归咎于巴沙尔当局,要求对其进行制裁,甚至声称要“将之绳之以法”。叙利亚政府军对此矢口否认。

俄罗斯则表示化武泄漏“可能是袭击恐怖分子目标时击中了储存有毒物质的化工厂”。北京时间4月7日凌晨,美国将59枚“战斧”巡航导弹射向叙利亚霍姆斯一个空军基地。这是2011年叙利亚危机以来美国首次大规模打击叙利亚政府军,也是特朗普上台后首次采取重要军事打击行动。

美国空袭叙利亚再次凸显了美俄间的结构性矛盾,也反映了美国在叙利亚问题上的纠结心态。一方面,该事件标志着美俄“短暂好感”终结。特朗普的亲俄罗斯言论一直是美国民众的一块“心病”,目前特朗普团队仍有成员因与俄罗斯的关系而受到调查。特朗普选择向叙利亚“劈下战斧”,似乎意在与俄罗斯“撇清关系”,有媒体因此称“特朗普与俄罗斯的友谊还未开始已经凋落”。另一方面,该事件再次反映出美国在叙利亚问题上“拿不起放不下”的复杂心态。自俄罗斯2015年军事介入叙利亚以来,美国在叙利亚问题上一直相对被动,在中东问题上的话语权遭到挑战。此次“化武事件”的发生地伊德利卜省是反对派武装最后的大本营,美国选择拿此事大做文章,无疑是想扭转在叙利亚问题上的被动局面,重塑美国在叙利亚问题上的影响力。

三、埃及发生多起恐袭事件袭击目标转向普通民众

4月9日,埃及北部城市坦塔和亚历山大分别发生针对教堂的爆炸袭击,造成40多人死亡、100多人受伤。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宣称制造了这两起爆炸袭击。这是2016年12月以来“伊斯兰国”再次针对埃及教堂发动袭击。埃及总统塞西当晚召开国防委员会会议,表示埃及将依照宪法程序,在未来三个月进入紧急状态。

2015年以来,埃及军方对“伊斯兰国”活动频繁的西奈半岛进行多次大规模反恐行动,恐怖分子在西奈半岛和埃及全境的影响力不断下降。此后,恐怖组织将袭击目标逐步转向重要城市。此次恐袭有三点值得关注。首先,在2017年4月初,塞西担任总统以来首次访美,缓和埃美关系,并承诺支持特朗普政府的反恐策略,“伊斯兰国”此时发动恐袭,有向政府示威、刷“存在感”的意味。其次,此前埃及恐袭事件主要针对军警目标,袭击者多为穆斯林兄弟会残余势力,最近几次袭击的目标越来越向平民转移。第三,此次遭受袭击的两个教堂都是科普特教堂。“伊斯兰国”多次袭击埃及科普特教徒,似有意挑拨埃及政府与科普特族群关系。

四、美国国务卿蒂勒森访俄行程波折折射关系脆弱

4月11—12日,美国国务卿蒂勒森访问俄罗斯,这是特朗普内阁高官首次访俄。由于此前美国对叙利亚实施了军事打击,一度有消息称俄罗斯可能推迟或取消蒂勒森的访问,普京或不与其会面。12日上午,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还表示会根据蒂勒森与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会谈的情况决定是否安排其与普京见面。不过,普京最终还是会见了蒂勒森。

会谈后俄方表示考虑重设美俄“叙利亚空中军事行动沟通机制”。拉夫罗夫表示会谈“坦率而内容详尽”,“包含了双边关系问题以及双方共同关心的所有问题”。特朗普也发表评论称会谈“比预想的要顺利”。但是,美俄双方围绕叙利亚化武事件、叙利亚总统阿萨德去留问题、美国在中东的军事行动以及俄罗斯干预美国大选等问题上存在巨大分歧。特朗普上台之前曾多次对俄罗斯示好,但上台后其团队成员不断爆出“通俄”嫌疑,开始有意与俄罗斯进行“切割”,在双方结构性矛盾难以调和的背景下,特朗普此前表态营造的“好感”或许只是幻想,两国关系仍将在低位徘徊。

五、半岛局势持续紧绷走出僵局亟需各方善意

特朗普入主白宫以来,美国在半岛核问题上似乎放弃了奥巴马时期的“战略忍耐”政策。近期,特朗普派国务卿、国防部长、副总统先后访问东北亚,并多次对朝鲜发出警告。4月15日是金日成诞辰105周年,4月25日是朝鲜建军85周年,有猜测称朝鲜可能在这些敏感时间点进行核试或导弹试射,特朗普政府表示要派航母驶向朝鲜半岛东部海域,并将与韩、日加强军事合作。4月14日,朝鲜外务省副相韩成烈接受美联社采访时指责美国让朝鲜半岛紧张局势成为“恶性循环”,表示如果美国发动先发制人的打击,朝鲜不会“交叉双臂”坐以待毙。据韩联社报道,4月16日朝鲜进行了导弹试射,但以失败告终。4月17日,正在韩国访问的美国副总统彭斯再次表示美国对朝鲜的“战略耐心时代”结束。联合国20日发表媒体声明,强烈谴责朝鲜日前发射弹道导弹的活动,要求朝鲜不要再进行核试验。

半岛局势错综复杂,紧张局势周而复始。近期让人略感欣慰的是,本月初的中美元首会晤就半岛核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美国对中国立场的历史经纬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中国的政策主张有了更全面准确的了解,对中方所作努力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此后双方领导人又多次通话,围绕朝鲜半岛局势交换意见。当前情况下,有关各方需认真思考中方提出的“双轨并行”思路以及作为启动对话第一步的“双暂停”倡议,保持克制,避免做加剧半岛局势紧张的事。只有有关各方都负起该负的责任、相向而行,才能尽快解决朝鲜半岛核问题,最终实现半岛无核化。

六、土耳其修宪案获公投通过埃尔多安或执政至2029年

4月16日,土耳其举行修宪公投,5500多万适龄公民中有超过86%的人参与了投票,修宪案以约51.4%的微弱优势获得通过。这一结果意味着,土耳其政体将由议会制改为总统制,土耳其将在2019年同时举行总统和议会选举,现任总统埃尔多安从理论上讲可以继续执政到2029年。土耳其此次修宪参照美国单一总统制,推动国家权力中心从议会转向总统,赋予总统影响议会选举的程序性权力以及部分立法职能,明显削弱了立法体系和司法体系对总统的制衡能力。媒体表示,土耳其此次公投可与1923年宣布共和、1947年实行多党制比肩,注定对土耳其发展走向产生实质性影响。4月16日,在土耳其首都安卡拉,支持修宪的民众走上街头庆祝公投获得通过。

法国内政部4月23日晚公布的初步统计结果显示,在当天举行的法国总统选举首轮投票中,“非左非右”的“前进”运动候选人埃马纽埃尔·马克龙和极右翼政党“国民阵线”候选人玛丽娜·勒庞得票领先,将进入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图为当日,在法国巴黎,“前进”运动候选人埃马纽埃尔·马克龙向支持者致意。正发党自2003年上台执政以来,利用土耳其地缘政治优势,以安全合作换西方经济助力,以社会补贴换民众支持,推动土实现了经济最大增速。但土耳其国内各主要政党之间的激烈竞争导致国家受外部力量掣肘严重,政策独立性缺乏保障。2015年以来,土耳其恐袭事件频发,安全局势趋于紧张。2016年经历了“未遂政变”,国家政局遭受重大冲击。此外,土耳其经济也面临增速下滑、通胀上升、失业率高企、货币贬值等一系列压力。面对内外严峻挑战,土耳其确有必要提高自身决策的自主性,以及国家总体行政效率。土耳其政府因此称,总统制是为国家带来安全和稳定的唯一途径。

七、法国大选举行首轮投票非传统政党强势崛起

法国大选首轮投票于当地时间4月23日进行,初步统计结果显示,在参加总统首轮投票的11位候选人中,“非左非右”的“前进”运动候选人埃马纽埃尔·马克龙获得23.9%的有效选票,极右翼政党“国民阵线”候选人玛丽娜·勒庞获得21.7%的有效选票,右翼共和党候选人弗朗索瓦·菲永获得20.0%的有效选票,极左翼组织“不屈法国”候选人让-吕克·梅朗雄获得19.2%的有效选票。根据规定,由于没有候选人得票过半,所以排名前两位的马克龙和勒庞将进入第二轮投票。这意味着法国第五共和国建立59年来,将首次出现非传统左右翼政党总统。

马克龙和勒庞竞选纲领分歧明显,尤其在欧盟问题上严重对立。勒庞主张与欧盟就脱离欧元区及终结申根协定进行谈判,谈判完毕后就法国是否脱欧举行全民公投,要求欧盟废除与加拿大的自由贸易条约。马克龙则建议在2017年9月举行的德国大选结束后在全欧发起民主协商,最后达成一个被全体成员国接受的条约。他建议欧元区单独建立预算,单独设立议会,并设立共同的财政部长。首轮投票结束后,中左派社会党总统奥朗德已致电恭喜马克龙,保守派共和党候选人菲永承认败选,也呼吁支持者投给马克龙。第二轮投票将于5月7日举行,最终结果不但对法国发展方向,而且对欧洲一体化前景都有决定性影响。

(责任编辑:魏银萍)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