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网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品书网 > 杂志 > 李井泉家风故事

李井泉家风故事

时间:2024-10-24 10:59:53

李井泉和少先队员在一起革命教育从起名开始

我的父亲李井泉和母亲肖里是在延安相识、结婚的。当时,父亲在杨家坪中央党校学习,母亲在枣园中央社会部工作,他们不能见面时,就把心里话写在一个香烟盒大小的本子里,托通讯员来回捎带。这个红色封皮的小本子经历了战火硝烟的岁月,奇迹般地保存下来并传到了我的手中,我称之为“延安两地书”。家书抵万金,本子里的十多封信不仅记录了父母献身革命的理想抱负,也真实记载了他们在延安的生活。这本“活”的革命家训,我常读常新。

我们兄妹几人里,其中五个男孩相继出生于战争年代,父母给每个孩子的取名均来自毛泽东同志的文章或讲话。我的大哥和二哥分别取名黎风,明清,是因毛泽东在延安整风时讲过“黎明风清”;三哥名叫巨一,出自毛泽东对“七大”的总结——“巨大统一”;四哥叫“新桅”,出自毛泽东的文句“新中国的桅杆已经出现在地平线上”;我行五,叫“在望”,出自毛泽东在“新年祝词”中所言“胜利在望”,后来我自己把名字改成了“再望”,寓意经历“文革”后,终于有了新的希望。

与众不同的“社会实践课”

在我心目中,父亲是严父,讲话的习惯像下命令,令行禁止,这或许和他几十年的军队生涯有关。他经常出差在外,回家的时间不多,同我们也很少有机会说话,但对我们的革命教育却从不松懈。1966年春,他要我和妹妹去爬西昌市附近的螺髻山,红军长征时,他曾翻过这座高山。不久到了会理县,他又让我们去看保存在老乡家里的红军标语,当年他曾率部在那一带写标语,号召青年参加红军。

每逢有革命题材的演出剧目,父亲都要带我和妹妹去看。四川人民艺术剧院的话剧《克里姆林宫的钟声》,他带我们至少看过三遍。成都军区战旗文工团的话剧《战地黄花》,歌颂了中印边界反击战中我军黄继光式的英雄烈士,他对这部戏非常重视,要我们学习解放军“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此外还有话剧《霓虹灯下的哨兵》、歌剧《红珊瑚》等。看完之后,他总要问我们有什么感想,就像上政治课。

父亲从不带我们到公园游玩,却常带我们到工厂、农村,向工人、农民学习。成都的132厂,他带我们去参观过好几次,还看过飞机试飞。德阳的第二重型机器厂刚建好,他就带我们去参观,我生平也第一次看到了万吨水压机,很壮观。父亲说:“这是我们中国人自己设计制造的,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为国家出力。”三线建设时,父亲多次带我们去工地,从成昆铁路的天险地段——关村坝隧道,到攀枝花的弄弄坪、大水井,他带我们进到高温、潮湿、空气呛人的隧道里,住进干打垒的房子,体会施工环境的艰苦,学习工人阶级的奉献精神。

父亲在北京观看“大比武”训练回来后,多次带我们去打靶场练习射击,还领了一支步枪放在家里,让我们有空就练习瞄准。那年春节,他听说我们要学雷锋——到人民商场帮助售货员卖糖果,非常高兴,赞扬我们做得对。除夕那天,他还亲自到商场柜台去看我们。

“文革”结束后,我曾陪父亲到四川一些地方视察工作。为了不给地方添麻烦,我们一行吃饭、睡觉都在火车上。那次我们参观了很多三线工厂,最大的厂在万源县的深山中。当时我已经入党,父亲一路上与各地干部谈话时都要我旁听,他说,这样你可以学习如何作调查研究。

父亲是农民的儿子,一辈子保持了艰苦朴素的本色。平日粗茶淡饭,从不讲究吃什么,穿衣也如此。晚年他住在花园村,冬天来了,仍然是一身布棉袄、一双棉布鞋,看上去土里土气的。父亲的做法对我们影响很深。我们读书时经常穿着打补丁的衣服到学校去,一点儿也不觉得丢人。

母亲生前最喜欢踩缝纫机为我们兄妹做衣服,缝缝补补是她的拿手活儿。一件厚实的大衣,哥哥穿了弟弟穿,弟弟穿了妹妹穿……衣服破了,母亲就一针一线给补上,她的口头禅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家庭里的“小南泥湾”

三年困难时期,粮食和副食品紧缺,城市实行定量供应,我们家也不例外。家里孩子多,每顿饭都按照各人不同的标准量米蒸饭,一人一碗,谁也不能超过。我那时读小学,每月定量只有21斤,根本吃不饱。虽然母亲定量也不多,却总是把她的饭省下一些给我。

当时我们家和杜心源(曾任四川省委书记)家同住在成都市东二巷一个院子里,里面空地不少。经两家商量,我们开展了“农业大生产”,挖掉花园里的花草,种上红薯、南瓜、玉米、青菜,不仅养了鸡,还在公共厕所里养了猪。那几年,父亲一年到头在外奔波,母亲在家带领我们挖地、松土、浇水、施肥,给我们讲延安精神,讲“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道理,还教我们唱《南泥湾》。

面对买棉布要凭布票的困境,父亲决定在四川农村推广种棉花。四川盆地气候潮湿,雨水多,日照少,适合种棉花吗?许多人对此心存疑虑。父亲为了作试验,首先就从自家院子里动土。我们全家上阵,几乎一夜之间大院里所有的花草都被拔掉种上了棉苗。父亲还把简阳县的种棉高手张泗洲请到家里当“座上客”,让他指点我们如何施肥浇水,修剪枝叶。

父亲对种棉花几乎到了痴迷的程度。天不亮他就起床,到棉田里转悠,看这看那;晚上他也不休息,拿着手电去看花蕾。我们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到棉花地劳动。一遇刮风下雨,花蕾或棉桃受损,我们就会躲远一点,生怕他朝我们发脾气。

那年我就读的中学响应省委号召开始种棉,足球场边的空地全都变成了棉田。父亲得知后,非要我抱两盆棉苗送到学校去,说是推广新品种。我不太情愿,他发了好大一通火,说我不爱劳动,还叫人通知学校不许我参加“五四”青年节入团宣誓,我的宣誓只好延期到六月。

功夫不负有心人,父亲带头种棉终于收获了成果,“四川地区不能种棉”的说法被打破。直至今日,四川还有一定规模的棉花生产。

20世纪70年代初,李井泉(中)在峨眉机械厂视察一切都要靠自己

“读书要靠自己,生活要靠自己,将来工作更要靠自己”是父亲对我们的要求。我们兄弟姐妹考大学选专业,征求他的意见时,他每次都说,通通去学数理化、学技术,今后谁也不要从政、不要经商。“文革”前,我的大哥、三哥、四哥都考上了清华大学,分别学工程物理学和无线电电子学,二哥考上了北京航空学院。1973年,我进了西南大学学英语,大妹进了江西医学院学医,二妹进了北京外国语大学学英语,弟弟进了南开大学学半导体。我三哥在美国读完博士后取得两项技术专利,美方想要留用他,给出很高的待遇,父亲闻知命令他回国,于是三哥很快就回来了。李井泉与农民交谈十年动乱,我们一家遭受林彪、“四人帮”集团残酷迫害,母亲在秘密监狱被迫害致死,二哥在北航被造反派拷打致死。其他兄弟姐妹也无一幸免地或被关进牛棚“强制劳改”,或被打成“现行反革命”。尽管经历了精神和肉体的种种折磨,但我们始终相信党、相信人民终会迎来胜利的一天,期待到那时还能报效祖国。这样的信念,来自父母的教诲。

我曾数次提议为父亲录音,把他的亲历保留下来,但他不同意,说:“那么多先烈都牺牲了,我能活到今天,只有多做工作。要写历史,就写那些牺牲的同志们,让人民记住他们。”他一生只写过一篇回忆文章,是纪念牺牲的战友古柏。

母亲的“伴读”

母亲喜欢读书,受她影响我从小也喜欢读书,于是她经常买书给我,并教我理解书中的意思。《毛泽东诗词》刚出版,她就买了一本给我。我那时还在上小学,好些意思不明白,她就一句句解释给我听,还让我把整本诗词都背下来。当我最后终于全部背下来后,她非常高兴,夸我是李家的“秀才”。

她每次从外地出差回来,几乎都会带书给我,有《唐诗三百首》《清诗选》《宋词选》,还有外国古典名著,像《易卜生集》《安娜·卡列尼娜》等,并给我讲娜拉、安娜的故事。她还买了《叶尔绍夫兄弟》《州委书记》等苏联现代小说,她先看,然后再给我看,说:“苏联已经出现修正主义了,这些书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有一次,郭沫若的夫人余立群送给我母亲一幅字,上书“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她非常喜欢,叫我和妹妹过来欣赏,说:“百年树人不容易啊,你们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才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为了培养我们对艺术的爱好,她鼓励我们学习书法和国画,买了不少字帖和画谱,还请四川著名的花鸟画家朱佩君来教我们。

母亲的字流畅、大气,很漂亮。经历“文革”抄家和焚书,我们家藏书几乎一扫而空,仅有一本有母亲题字的书,我想方设法保存了下来,这就是《欧阳海之歌》。妈妈在书的扉页写道:“在望儿存妈妈肖里”。母亲当年亲手为我做过一个小枕头套,上面也有她的笔迹。20世纪50年代我上幼儿园之前,母亲上街买了几尺白布,踏着缝纫机为我赶制了这个枕套。她用毛笔蘸了红漆在枕套上写下“申在望活泼,勇敢,直爽,爱劳动,爱集体。一九五五、九”。此外还有一个俄文单词“早安”,又画了一个兔妈妈提着小篮子回家,我记得这是一本俄文童话书里的插图。慈母之心,舐犊之情,跃然布上。

父母一生革命,忠诚于党,躬身为民。他们的言传身教,使我们做儿女的终身受益。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