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网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品书网 > 杂志 > 保险市场该刮骨疗毒了

保险市场该刮骨疗毒了

时间:2024-10-24 05:38:29

不少人认为,保险资金入主上市公司天经地义,不需要额外约束,这个想法是过于天真了。

一个十分清晰的事实是:近年来保险市场出现了“为快而快”的发展势头,导致了鱼龙混杂的现象。

自2016下半年以来,保监会一再收紧闸门,严格规范万能险产品的发行。监管层也明确喊出了“绝不能把保险办成富豪俱乐部,更不容许保险被金融大鳄所借道和藏身”的口号,但保险市场局部性风险已经酿成,收拾已经来不及了。

2013—2015年,保监会批准设立各类保险公司分别为6家、11家、13家。2016年,保监会批准筹建21家保险机构。虽然多建几家保险公司未尝不是发展保险事业的一个路径,但也须注意,在设立和审批程序、新设公司内部治理、资金活动范畴、金融秩序生态等方面是否存在野蛮生长、以大欺小、利益输送、扰乱秩序的问题。

宝能系、恒大系、安邦系等财团靠万能险迅速“聚财”,然后到股市横冲直撞,到境外收购豪华酒店。这些怪相与保监会的监管理念、监管规则、监管力度存在重大缺陷,对“匪夷所思的险资举牌行为”猝不及防,防无可防,不能及时应对市场和监管矛盾,有直接关系。

除了宝能系“强势入主”万科、试图把创业团队赶跑,“强势入主”南玻集团,赶跑了创业团队之外,险资“短炒”

居然成为“光明正大”的事:恒大人寿在1个多月的时间内(2016年9月28日起),大规模集中买进卖出栋梁新材、国民技术等6只股票,引发小机构和散户投资者追随,人为制造“险资短炒偶像剧”,影响恶劣。

支持鼓励保险资金参与股市,本是改革的一个基本内容。不过,需要说明的是,允许保险资金买卖股票,提高保险资金参与资本市场的比重,初衷是拓宽保险资金分享国家经济增长收益的渠道,促进保险资金保值增值,同时将保险公司的风险约束机制转化为上市公司外部约束机制的要件,促进上市公司规范运作。

不少人认为,保险资金入主上市公司天经地义,不需要“额外约束”。这个想法是过于天真了,个别保险公司的大股东把保险公司当作融资平台,把保险人的钱当作保险公司的钱,把保险公司的钱当作大股东的钱。不仅损害相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而且扰乱金融秩序,给社会公众造成有钱就可以使鬼推磨的印象。而一旦风险爆发,将不可收拾。

因此,滥发万能险,并放任个别保险公司到股市炒作,到境外买豪华酒店,是一种祸国殃民行为。

天下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保监会对个别保险公司及其股东,乃至股东背后的金主,大开绿灯,开渠放水,甚至涂脂抹粉、混淆视听,不能不让人担心有利益输送行为。

一些线索已表明,个别监管干部与保险公司高管勾肩搭背,内外串联,侵蚀公众利益,丧失了监管干部应有的体面。可以说,保险市场之病,本质上是“行政失衡”之病,是“利益输送”之病。现在,到了刮骨疗毒的时候。

常务理事

周达,昆仑集团董事长。1987-1993年在国务院改办、深圳市政府工作,1993年创立昆仑集团任董事长。昆仑集团业务由四大板块组成:即房地产开发与经营、金融产业投资、科技产业投资、综合休闲旅游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集团已开发和未来五年左右计划开发超过2300万平方米商业办公、居住物业;已投资了超过30多家科技公司,其中大部门已上市或即将上市。昆仑公益慈善基金会为农村社区改造、农村教育、医务以及高校等教育领域累计捐资1.2亿多元。

吴一坚,金花投资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总裁。金花投资集团成立于1991年,涉足投资、制药、商贸、高科技、电子商务、酒店及高尔夫、教育等领域与产业,拥有国内和香港两家上市公司,总资产近400亿人民币的大型企业集团。吴一坚历任第九、十、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届全国工商联副主席。现任中国民间商会副会长,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主席团主席,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副会长,陕西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国增强现实产业联盟秘书长,陕西省创业促进会会长,陕西省总商会副会长等职。理事

钱龙海,第一创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历任中国证券业协会第四届、第五届理事会理事,中国证券业协会投资银行业务委员会第四届委员、第五届副主任委员,深圳市证券业协会副会长,中国证券业协会固定收益专业委员会第一届主任委员。作为公司创始人之一,带领第一创业证券发展成为一家以固定收益为特色,拥有全牌照的现代投资银行。公司于2016年成功登陆A股市场,并在固定收益、资产管理、私募股权基金管理、投资银行、证券经纪等业务领域形成了差异化竞争优势,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刘志光,新凤祥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裁、祥光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作为新凤祥集团总裁,他为集团引入现代化管理思维,力促产融结合,推动其从单一的出口型业务向跨行业、多元化的大型企业集团转型。作为创办者之一,他一手打造了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民营铜冶炼企业——祥光铜业,并将祥光铜业发展成唯一可以在技术上与行业寡头相匹敌的中国公司;目前的新凤祥,旗下已拥有凤祥食品、祥光有色金属和金融三大产业板块,年产值规模近600亿元,业务涉及五大洲36个国家和地区。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