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网

诗词韵律

保存到桌面 | 繁体 | 手机版
品书网 > 科幻小说 > 诗词韵律 > 第7章

第7章

书籍名:《诗词韵律》    作者:王力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牢騷太盛防腸斷,風物長宜放眼量。

        莫道昆明池水淺,觀魚勝過富春江。

        (3)借對  一個詞有兩個意義,詩人在詩中用的是甲義,但是同時借用它的乙義來與另一詞相為對仗,這叫借對。例如杜甫《巫峽敝廬奉贈侍御四舅》“行李淹吾舅,誅茅問老翁”,“行李”的“李”並不是桃李的“李”,但是詩人借用桃李的“李”的意義來與“茅”字作對仗。又如杜甫《曲江》“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古代八尺為尋,兩尋為常,所以借來對數目字“七十”。

        有時候,不是借意義,而是借聲音。借音多見於顏色對,如借“籃”為“藍”,借“皇”為“黃”,借“滄”為“蒼”,借“珠”為“朱”,借“清”為“青”等。杜甫《恨別》:“思家步月清宵立,憶弟看雲白日眠”,以“清”對“白”,又《赴青城縣出成都寄陶王二少尹》:“東郭滄江合,西山白雪高”,以“滄”對“白”,就是這種情況。

        (4)流水對  對仗,一般是平行的兩句話,它們各有獨立性。但是,也有一種對仗是一句話分成兩句話,其實十個字或十四個字衹是一個整體,出句獨立起來沒有意義,至少是意義不全。這叫流水對。現在從上文所引過的詩篇中摘出下面的一些例子: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杜甫)

        人憐巧語情雖重,鳥憶高飛意不同。(白居易)

        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陸游)

        總之,律詩的對仗不像平仄那樣嚴格,詩人在運用對仗是有更大的自由。藝術修養高的詩人常常能夠成功地運用工整的對仗,來做到更好地表現思想內容,而不是損害思想內容。遇必要時,也能夠擺脫對仗的束縛來充分表現自己的意境。無原則地追求對仗的纖巧,那就是庸俗的作風了。

        第五節  絕句

        上文說過,絕句應該分為律絕和古絕。律絕是律詩興起以後纔有的,古絕遠在律詩出現以前就有了。這裏我們就把兩種絕句分開來討論。

        (一)律絕

        律絕跟律詩一樣,押韻限用平聲韻腳,並且依照律句的平仄,講究粘對。

        (甲)五言絕句

        (1)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登鸛雀樓

        [唐]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另一式,第一句改為仄仄仄平平,其餘不變。

        (2)平起式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聽箏

        [唐]李端

        鳴箏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顧,時時誤拂弦。

        另一式,第一句改為平平仄仄平,其餘不變。

        (乙)七言絕句

        (1)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為女民兵題照

        毛澤東

        颯爽英姿五尺槍,曙光初照演兵場。

        中華兒女多奇志,不愛紅裝愛武裝。

        另一式,第一句改為仄仄平平平仄仄,其餘不變。

        (2)平起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早發白帝城

        李白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另一式,第一句改為平平仄仄平平仄,其餘不變。

        跟律詩一樣,五言絕句首句以不入韻為常見,七言絕句首句以入韻為常見;五言絕句以仄起為常見,七言絕句以平起為常見[56]。

        跟律詩一樣,律絕必須依照韻書的韻部押韻。晚唐以後,首句用鄰韻是容許的。

        跟律詩一樣,律絕可以用特定的格式[57]。例如: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58]。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飲湖上初晴後雨

        蘇軾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裝濃抹總相宜[59]。

        跟律詩一樣,律絕要避免孤平。五言“平平仄仄平”第一字用了仄聲,則第三字必須是平聲;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第三個用了仄聲,則第五字必須是平聲。例如:

        夜宿山寺

        李白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60]。

        迴鄉偶書

        [唐]賀知章

        少小離家老大迴,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61]。

        (“不”“客”二字拗,“何”字救,參看上文33頁。)

        絕句,原則上可以不用對仗。上面所引八首絕句當中,就有五首是不用對仗的。現在再舉兩個例子:

        泊秦淮

        杜牧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塞下曲(第二首)

        [盧綸]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

        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如果用對仗,往往用在首聯。上面所引的絕句已有一首(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是在首聯用對仗的,現在再舉兩首為例:

        八陣圖

        杜甫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

        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

        郿塢

        蘇軾

        衣中甲厚行何懼?塢裏金多退足憑。

        畢竟英雄誰得似?臍脂自照不須燈!

        但是,尾聯用對仗,也不少見的。像上文所引孟浩然的《宿建德江》,就是尾聯用對仗的。

        首尾兩聯都用對仗,也就是全篇用對仗,也不是少見的。上面所引王之渙《登鸛雀樓》是全篇用對仗的。下面再引兩個例子,一個是首聯半對半不對,一個是全篇完全用對仗:

        塞下曲

        李益

        伏波唯願裹尸還,定遠何須生入關?

        莫遣隻輪歸海窟,仍留一箭射天山。

        絕句四首(第三首)

        杜甫

        兩固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有人說,“絕句”就是截取律詩的四句,這話如果用來解釋“絕句”的名稱的來源,那是不對的,但是以平仄對仗而論,絕句確是截取律詩的四句:或截取前後二聯,不用對仗,或截取中二聯,全用對仗;或截取前二聯,首聯不用對仗;或截取後二聯,尾聯不用對仗。

        (二)古絕

        古絕既然是和律詩對立的,它就是不受律詩格律束縛的。它是古體詩的一種。凡合於下面的兩種情況之一的,應該認為古絕:

        (1)用仄韻;

        (2)不用律句的平仄,有時還不粘、不對。當然,有些古絕是兩種情況都具備的。

        上文說過,律詩一般是用平聲韻的,因此,律詩也是用平聲韻的。如果用了仄聲韻,那就是可以認為古絕。例如:

        憫農(二首)

        [唐]李紳

        春種一粒粟,秋成萬顆籽。

        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江上漁者

        [宋]范仲淹

        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

        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裏[62]!

        從上面所引的三首絕句中,已經可以看出,古絕是可以不依律句的平仄的。李紳《憫農》的“春種”句一連用了三個仄聲,“誰知”句一連用了五個平聲。范仲淹的《江上漁者》用了四個律句,但是首聯平仄不對,尾聯出句不粘,也還是不合律詩的規則的。

        即使用了平聲韻,如果不用律句,也衹能算是古絕。例如:

        夜思

        李白

        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疑是”句用“平仄仄仄平”,不合律句。“舉頭”句不粘,“低頭”句不對,所以是古絕。

        五言古絕比較常見,七言古絕比較少見。現在試舉杜甫的兩首七言古絕為例:

        三絕句(選二)

        杜甫

        二十一家同入蜀,惟殘一人出駱谷。

        自說二女嚙臂時,迴頭卻向秦雲哭。

        殿前兵馬雖驍雄,縱暴略與羌渾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