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网

中国励志故事11篇

保存到桌面 | 繁体 | 手机版
品书网 > 诗歌戏曲 > 中国励志故事11篇 > 第15页

第15页

书籍名:《中国励志故事11篇》    作者:佚名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这是说待人上,而处事上,这也是个极聪明的女人。
        
薛宝钗是个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的人,装得在人前看起来温婉敦厚,确实是比舌灿莲花之人让人喜欢,“不关己事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是个即便放在现代社会也极有用的处事原则,这也使她凡事不会像林黛玉一样尖酸刻薄妄加评论,只会充耳不闻佯装不见,心里却透亮透亮的。而这一缄口不言的习惯却着实令封建统治阶级的主子们高兴,毕竟谁没做过几个见不得人的丑事,只盼着天知地知我知别人都不知才好,即便有人知道了,不能杀人灭口也希望剪了人家舌头的好,而没有人说出去,这是再好不过的了。
        
由此可见这确实是一个圆滑世故的人。
        
薛宝钗这个人,不仅仅会做人,也是个会表展现才能的人,才女说不上,却也不负了古人的文学教养。(虽说这都是曹雪芹的才气,就姑且当做是薛宝钗是个才女吧。)
        
史湘云要起诗社却没有钱,薛宝钗便趁机替她设东。撇去她为了拉拢史湘云,顺带讨好了老太太等一干封建家长这一条极好的自我推销方式,单看她对诗社的热情,她的才情却也足见一二。
        
薛宝钗幼年的家庭环境富有充足的文化教养,这给了她一颗七巧玲珑心,也使得她拥有了深厚的艺术修养和广博的知识。她对文学、艺术、历史、医学乃至诸子百家和佛学经典都有广泛的涉猎,连以“杂学旁收”所称著的贾宝玉也不可望其项背。比如元妃归省时曾对贾宝玉诗中“绿玉”改“绿腊”有一二指点,还有为史湘云解释“棔树”。她对于艺术创作理解深刻,见解精辟独到,论画时懂得艺术家一定要胸中有丘壑才能表达出真实的内心感受,还有在诗词创作中要各出己见但求标新的想法,都是要有深刻的文化底蕴方能阐释的。而这一切都在向人展示她是一个确确实实的才女。
        
欣赏一个人物不单单是因为喜欢她的优点,同时也是要知道这个人的缺点的。薛宝钗这人,简直是个为适应封建社会统治而设计出来的妙人,却也逃不出虚伪的托辞。
        
疯和尚所说的“金玉良缘”她看不上,嘴上说着胡说八道,一边贾宝玉在她生病时看望她,她又要翻来覆去地去看贾宝玉的那块玉,一边还将那块玉“重新翻过来细看”,又“念了两遍”,借了丫环的口顺势说出一句“和姑娘项圈上的两句话是一对儿”,以引起贾宝玉的注意,还要掏出自己的金锁来现现眼。
        
另一边,元妃赐下来的红麝串她也是招摇过市地戴着,明明不爱花粉绿玉,只因为这是她和贾宝玉一对的,旁的人没有,就要这么不中了自己的意。而这正是暗示只有她才是天命所归堪配贾宝玉的人。
        
要我说,这就是虚荣作祟。
        
其实贾宝玉也没什么好,一个不追求上进的公子哥,依仗个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贾府,四大家族不过是同气连枝,却也不至于家家联姻弄得纠缠不清,另一方面薛宝钗本身就是个才女,又是个能适应封建社会的活络人,哪里又犯得着上赶着去给贾宝玉做女人呢。
        
然而换一句话讲,一个封建社会荼毒的女人,除了嫁个好人家才能有个好归宿,她又能怎么样呢,先前为了更好地活着而成为了一个圆滑世故的人,为了待选进宫又要努力变得才华横溢叫人喜欢,现时为了能叫人瞧得起嫁个“大户人家”又要小意奉迎,确实是可怜又可悲。然而又有什么办法呢。
        
虽说是喜欢薛宝钗这个女人,却也为她着实心生怜悯。
        
什么时代都要有她这样的人,迎合了社会的要求,成了家长眼中的好后生,从而平步青云、妾生贵喜,虽说是个能一辈子好好过活的人,却也不免空虚难过,只因为没有向着新时代迈进,没有为了新生挣扎着逃脱和献出一份力量罢了。
        
也或者这就是曹雪芹的意思?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做个笑脸逢迎的富贵如意假君子,也总比沈三白没了妻子祖宅落得个满身狼藉,一生清明却也难得无忧的强。
        
未有销魂时,空自嗟哀叹。
        
参考文献:
        
《红楼梦的鉴赏与研究》
        
《薛宝钗性格特点分析》顾玉阶
        
《红楼梦评论》王国维
        
《王海洋:薛宝钗人格心理内涵论》明清小说研究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