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阅兵仪式背后的艰苦,人民万岁!祖国万岁!万里长城
此次阅兵由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和民兵预备役组成。
仪仗方队=国家的门面
体现我国军人整齐划一的气质。
领导指挥方队,由将军和校尉组成,体现了将领的崭新面貌及军人气概。
陆军是最早的人民军队,经历过战火的洗礼,拥有多方面的作战能力。
海军方队,海上精锐作战部队,为我国海域的安全保驾护航。
空军方队,空中守护战队,搏击长空攻守兼备,保卫我国每一寸领空。
火箭军方队,远程作战部队,精准打击定位目标,震撼敌人于千里之外。
战略支援方队,战略研究部队,为国家安全提供新型作战力量。
联勤保障部队方队,兵马未动保障先行,是所有作战部队的联合保障。
武警部队方队,与人民最近的部队,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
女兵方队,英姿飒爽的女兵,谁说女子不如男?
她们个个都无比优秀。
院校科研方队,国家人才的培养基地,提供一流的军事人才。
文职人员方队,精英云锦,以知识为基础强化我军现代化建设。
预备役部队方队,人民解放军后备力量,为部队输送各种人才。
民兵方队,民间战斗力量,是战胜敌人的重要法宝。
维和方队,国外作战部队,展现我国维护世界和平的担当。
“后世怎如此多的军种啊...”
看着就安全感满满。
真是太周到,太全面了!
而且里面居然还有女兵?
光是看这气势也丝毫不逊色于男兵!
同样优秀,同样为国!
“人民万岁!”
“祖国万岁!”
“中国万岁!”
人民群众为祖国欢呼雀跃的这一幕,永远永远地烙印在万朝祖宗心中。
国家足够强大。
人民足够爱国。
群众足够支持。
这是何等的双向奔赴啊~
ps:阅兵并不是年年有。
阅兵方阵飒爽英姿的背后是远超常人的认知和艰辛,烈日下头顶砖块6小时,用脚尖站军姿。
几年都穿不坏的特供鞋,踢正步半个月就磨坏一双。
擎旗手要举着负重40斤的6米超长旗杆,眼睛刺痛流泪也不能眨眼。
标兵衣领上别了针,稍微动一下就会被扎到。
礼炮兵要在高温地面上跪倒裤子烫糊,女兵发髻里都可以挤出汗水来,晒到皮肤发红脱皮更是常事。
仪仗兵站到失去意识,被扶起来后第一句话就是……
“我还能坚持。”
为了后脚跟的疼痛不影响训练,会把马靴剪掉。而几个月的高强度训练才出现最终整齐划一的阅兵方阵。
踢腿成风,落地砸坑。
每一个动作都经过千锤百炼。
致敬每一位中国军人!
(以上内容参考阅兵训练纪录片真实写照)
……
下午。
大学生特种兵打车直奔长城。
时锦初累不累不知道,反正诸天万界是看累了。
8小时高铁+通宵+半天
老祖宗们擦了擦额间的汗,眼下乌青面色蜡黄,嘘嘘道:“不是,大学生身体素质都如此好吗?”
上课的时候咋就一副死人样?
终于抵达目的地。
时锦初看着人潮拥挤的旅客就头皮发麻,而她身后不少刚到的人亦是如此,国庆长假也太多人了吧。
但是!
中国人!
一句“来都来了!”
淦!
“……”
老祖宗们:就非得爬这长城不可吗?!
时锦初大丫头直冲。
长城犹如一条沉睡的巨龙,在崇山峻岭间被唤醒,而唤醒它的正是汹涌如潮的人海。
站在长城脚下,抬眼望去,密密麻麻的人群如同涌动的黑色潮水,源源不断地向长城涌去。
时锦初刚有点退意,但是一想到好不容易才来北京一次,爬不了也得爬!
当她踏上长城的台阶,前后左右皆是人,整个人仿佛置身于人的海洋。
一张张兴奋的面庞、一双双好奇的眼睛,在阳光下闪烁着光芒。
孩子们在人群中穿梭嬉戏,笑声如银铃般清脆,年轻人手持相机,记录下这震撼的场景。
景点看没看不知道。
一排排人头倒是形成一道优美的风景线。
“……”
始皇帝与众帝王的心情难言。
原先作为防御外敌的长城,如今倒是成了后世人的打卡景点。
说好吗?
挺好的。
老百姓们的心情更是异常复杂……
这长城一砖一瓦,全都是他们的父亲、儿子、丈夫所砌。
说恨吗?
可那是用来防御外敌。
说不恨吗?
辛苦的只有工人老百姓。
一处村落小屋外院。
孩童捏着妇女的衣角,眼神清澈望着长龙般震撼地长城,这是他第一次见到传说中长城。
“娘亲,原来长城是这般模样啊!”
闻言,独自带着孩子生活的妇女眼眶湿润,她仰头不想让人看到自己流泪,声音莫名有些哽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是啊,你爹爹也是这长城的制造者…”
“爹爹真厉害!”说完,孩童的声音陡然落寞。
“可是爹何时回来啊,我都没见过爹爹……”
历史。
从来都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在古代,长城的修建往往是一项艰巨而繁重的任务,老百姓被强制征调参与修筑,他们不得不放下手中的农活和家庭事务,背井离乡,承受着巨大的身体和心理压力。
修建过程中,劳动强度极大,生活条件艰苦,很多人因此受伤甚至失去生命……
对于前人而言,老百姓参与铸造长城虽然付出了巨大的艰辛甚至生命代价,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长城确实起到了至关重要的防御作用。
它有效地抵御了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保护了中原地区的百姓生命财产安全和农耕文明的稳定发展。
无数家庭因此避免了频繁的战乱之苦,为国家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同时,长城的修建也促进了不同地区之间的技术交流和文化融合,为中国历史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总的来说,长城是中国历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虽然它的修建给当时的老百姓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但从长远来看,它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和传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而“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这句话在一定程度上准确地概括了长城的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