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网

我靠美貌躺平了

保存到桌面 | 繁体 | 手机版
品书网 > 古典文学 > 我靠美貌躺平了 > 第272章 花明

第272章 花明

书籍名:《我靠美貌躺平了》    作者:山海一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裴明辰同元朗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喜。
              元朗快步上前,一把拉开书房门。
              院中,一人静静而立,月光勾勒出她纤细的身影。
              竟是叶氏。
              二人见状,皆为之一怔。
              “殿下,此女自称叶氏,适才突兀现于院中。”侍卫上前禀报,语气中带着一丝难以置信。
              叶氏上前一步,对着裴明辰拜下,“民妇叶氏,参见清河郡王殿下。”
              裴明辰眸光锐利,紧紧盯着她,“你……当真是叶氏?”
              他见过叶氏真容,自是识得叶氏模样。
              眼前此女,确与叶氏面容一模一样。
              “回殿下,民妇方是真正叶氏,此前随殿下北上之人,乃她人易容假扮。”
              叶氏语气平静,却掷地有声。
              裴明辰心中惊涛骇浪,一时竟不知该如何作答。
              “因知晓此行北上危机重重,故而让人假扮民妇,随殿下同行,民妇则是由人护送,先行一步抵达京城。”
              叶氏不卑不亢,娓娓道来。
              元朗眉头紧锁,目光在叶氏身上来回打量,似要将她看穿。
              叶氏神色坦然,毫不躲闪。
              裴明辰和元朗交换了一个眼神,眼中皆是震惊。
              叶氏自袖间取出一封书信,双手高举呈上。
              “此乃密信。”
              侍卫上前接过,转而呈递与裴明辰。
              裴明辰展开信笺,一目十行地看完,脸色变幻莫测。
              他将信递给元朗。
              元朗阅毕,亦是神色复杂。
              此信与那密信相较,如出一辙。
              二人再度对视,眼中皆是复杂难言的情绪。
              裴明辰未料裴明绪竟暗中留此一手。这封密信和叶氏,无疑是雪中送炭,对他来说,实乃莫大助力。
              然裴明绪这般悄然无声,神不知鬼不觉将人送至京城,复送入他清河郡王府,这份手段,这份实力,着实不容小觑。
              他心中五味杂陈,诸般滋味纷至沓来。
              欣喜之余,更多是忌惮。
              晨曦微露,金色的阳光穿破薄雾,洒落在京城青砖黛瓦之上。
              清河郡王府,一片静谧,实则前院书房被护得密不透风。
              一夜未眠的裴明辰,早已穿戴整齐,端坐在书房内。
              他手捧一盏清茶,茶香袅袅,却丝毫没有缓解他心中的波澜。
              昨夜叶氏的突然现身,以及那封密信,如同平地惊雷,在他心中掀起了滔天巨浪。
              他反复思量着燕王的用意,心中暗叹燕王此番乃是阳谋,自己已深陷其中,实难脱身,唯有顺势而为。
              “殿下,宫里来人了。”侍卫的声音打破了书房的宁静。
              裴明辰放下茶盏,深吸一口气。
              “宣。”
              俄顷,一名身着绯色官服的内侍,脚步匆匆地迈入书房。
              “参见清河郡王。”
              “公公免礼。”
              “谢殿下。殿下,陛下宣您即刻进宫觐见。”内侍尖细的声音在书房内回荡。
              裴明辰微微颔首,“本王知道了。”
              ......
              不多时,郡王府的朱漆大门缓缓开启,一辆马车辚辚驶出,朝着那威严赫赫的太极宫而去。
              街道两旁,不少百姓驻足观望,窃窃私语。
              “瞧,那可是清河郡王的马车。”
              “清河郡王离京数载,今朝一大早便被召进宫,莫不是陛下思念亲子了?”
              “谁知道呢,这宫里的事,咱们这些平头百姓哪能知道。”
              马车一路前行,穿过热闹的街市,终至巍峨耸立的太极宫前。
              宫门口,禁卫林立,刀枪如林,守卫森严。
              裴明辰步下马车,在太监的导引之下,带人举步迈入宫门。
              他抬头望向金碧辉煌的宫殿,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
              太极宫,他终于回来了。
              燕六等人混在人群中,一直不远不近地缀在清河郡王马车后方,时刻警惕着,不敢有丝毫懈怠。
              见清河郡王带着人进了太极宫,燕六轻轻舒了一口气。
              “走吧。”
              “六哥,咱们此番的任务,可是完满了?”燕十六压着嗓子问道,话语间难掩那一抹兴奋劲儿。
              燕六拍了拍他,转身便走。
              “既已护得清河郡王入宫,我等之责便算尽到。此后之事,便全看他自己手段了。”
              “若连这等局面都应付不来,以致叶氏遭难、密信被毁,那他也枉为郡王,太过脓包。”
              燕六语气中带着一丝冷冽,却又透着几分期待。
              他心底虽对裴明辰的能耐尚有些许存疑,然对殿下的识人之明却笃信无疑。
              既然殿下决意助清河郡王一臂之力,那必然是相信清河郡王定有能耐与太子、秦王周旋一番,搅得京中风云变色。
              叶氏和密信必将会掀起一场巨大的风暴,席卷整个前朝后宫。
              燕六一行人迅速消失在人群中,如同从未出现过一般。
              立政殿内,龙涎香袅袅升起,氤氲在金碧辉煌的殿宇之中。
              景熙帝端坐于龙椅之上,目光落在缓缓走进殿的裴明辰身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岁月在他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痕迹,花白的头发和胡须皆是时光的痕迹。
              他眯起双眼,细细打量着眼前这个已过而立之年的男子。
              刹那间,他仿若又见那立政殿外拜别之青涩少年。。
              彼时,少年尚显稚嫩,眼神中带着倔强,将幼弟护于身后。
              而如今,站在他面前的,是一个成熟稳重的男人,眼神沉静。
              景熙帝心底忽然出一丝陌生之感。
              裴明辰稳步前行,至御前屈膝而跪,恭恭敬敬地行了个大礼。
              “儿臣拜见父皇。”
              他的声音低沉而平静,听不出任何情绪波动。
              景熙帝静静地看了他许久,方缓缓开口。
              “平身。”
              裴明辰起身,垂首静立,目不斜视,缄默无言。
              殿内一片寂静,只有香炉中偶尔传来的轻微噼啪声。
              裴明辰原本以为,见到父皇之际,他必情难自抑,会将这些年积压在心中的委屈倾诉而出。
              他会迫不及待地诉说母妃的冤屈,会诉说这些年兄弟二人所受的苦楚,以期博得父皇的怜惜。
              然而,此刻,他却什么也不想说。
              看着眼前明显苍老了许多的景熙帝,昔日威凌天下的壮年帝君,今亦届花甲之年,似日暮西山,渐入迟暮。
              裴明辰心中诸般五味杂陈。
              然而,怨恨之意尤为浓烈。
              他怨父皇为何不相信母妃,为何一朝之间将他们从天堂打入地狱。
              昔年于母妃的甘棠宫,父皇、母妃、他还有幼弟,一家四口,其乐融融。
              彼时,不似天家,更类寻常百姓家父子般亲昵无间。
              母妃暴毙后,他一度不敢相信,也无法接受父皇的冷落。
              多少次头破血流之后,他才终于接受了这个残酷的事实。
              父皇不要他们了。
              那曾经温暖的甘棠宫,如今只剩下冰冷的回忆。
              李德海垂手侍立一旁,眼观鼻鼻观心,却忍不住悄悄打量着裴明辰。
              往昔少年的青涩早已褪去,然自其眉宇间,尚可寻得几分宸妃娘娘昔日风姿神韵。
              尤其是那双眼睛,清澈深邃,却又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忧郁。
              这让他不由得想起那位红颜薄命的宸妃,往昔亦是这般眉眼盈盈,顾盼间流光溢彩,却又难掩一抹轻愁淡绪。
              想当年,宸妃独得盛宠,艳压六宫,一颦一笑都牵动着陛下的心。
              岂料,宸妃竟糊涂至极,做出那般蠢事,以至于丢了性命。
              宸妃逝后,陛下虽未颁旨废其封号,丧仪亦依妃位之礼而行,却也从此不再让人提及她的名字。
              这其中深意,旁人或许不知,他却是明白几分的。
              当年宸妃娘娘临去前,高呼冤枉,坚称遭人蓄意构陷。
              如今清河郡王旧事重提,宣称找到了证明宸妃清白的证据。
              这无疑是在平静的湖面上投下了一颗巨石,不知会在这前朝后宫掀起怎样的惊涛骇浪。
              倘若宸妃果系遭人设计蒙冤,那昔日真凶定是如今后宫之人。
              李德海心中暗叹,这宫里的风向,怕是要变了。
              想到这,他偷偷瞥了一眼景熙帝,见他面色平静,却隐隐带着一丝怀念。
              帝王心事,深不可测。
              李德海不敢妄加揣测,只得继续垂首侍立,静观其变。
              景熙帝的目光落在裴明辰身上,久久不移。
              那眉眼,那神情,都像极了记忆中那个让他爱恨交织的女子。
              记忆的闸门轰然洞开,往事如潮水般涌来。
              他想起宸妃巧笑嫣然的模样,想起她轻歌曼舞的娇态,也想起她临死前那句带着怨恨和不甘的“臣妾冤枉”。
              一声叹息,从景熙帝口中溢出,带着些许沧桑。
              “你说你母妃有含冤。”
              他的声音低沉,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如今,人证物证何在?”
              景熙帝目光锐利,直直射向裴明辰。
              裴明辰微微躬身,沉声道:“父皇,物证在此。”
              他从袖间缓缓取出一封密信,那信笺已然泛黄,带着岁月的痕迹。
              李德海见状,疾步上前,躬身而礼,双手恭敬接过密信,继而呈予景熙帝。
              景熙帝尚未展开,裴明辰复又开口道:“父皇,人证儿臣也带来了,此刻就在殿外候着,望父皇恩准,召人证进殿。”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