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网

明顺之锦绣江山

保存到桌面 | 繁体 | 手机版
品书网 > 历史军事 > 明顺之锦绣江山 > 第18章 撤出榆林

第18章 撤出榆林

书籍名:《明顺之锦绣江山》    作者:湖湘短戈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李锦刚写完信,高一功就回到总兵府,见李锦在总兵正堂,还没进门,就开口打趣说:“你坐在这大堂上,咋一看,还是有点总兵坐堂的感觉。咱们这些泥腿子出身的人,就你和泽侯像大官儿!哈哈哈……”
              听了高一功的话,李锦心里没好气的想,老子这个统辖大顺五大主力之一的亳侯制将军,不比区区一个榆林总兵官大?
              不过想归想,现在纠结这个没什么用。高一功进了大堂,看了李锦的信,十分不解,问李锦说:“姜镶、唐通都是降而复叛的人,当初陛下对他们都不错,现在我们大顺处在劣势,他们还会反叛鞑子?”
              “会不会以后再说,万一他们真反正了呢?咱们也就留封信在这儿,横竖都不吃亏。”李锦又不能说他知道姜镶以后会反清,只能这样解释。一边说,一边把信装在信封内,写上大同总兵姜镶亲启,然后问道:“城外的战况怎么样了?”
              李锦问城外战况,高一功卸下头盔随口说道:“城外的人攻城不上心,打了两次,没有一次攻上城墙,我安排了人在城上看着,来找你商量一下什么时候撤退。”
              高一功的态度和语气充满了对这些降兵降将的鄙夷!
              李锦让高一功坐下来后,问他:“城西的蒙古兵有多少?战斗力怎么样?”
              高一功坐下来后,告诉李锦:“城西的蒙古兵只有两三千人,不过西面的四座城门紧邻榆溪河,不便攻城,所以那些蒙古兵只在监视我们,一直都没有出动过,还不知道好不好打。”
              李锦叹了口气,榆林往北就出了长城了,进了套虏活动的地区。想撤出去就只能沿着榆溪河往南走,但是东西南三面都有敌人,被他们拖住就走不了了!
              一时想不到摆脱清军的方法,李锦只能问计于高一功,只是高一功也没办大,榆林地处南北要道,往北四五里就是长城镇北台,再往前只能通向塞外,想要去别处,只能沿着榆林河向南。
              两人看着地图沉默了许久,最后还是李锦看着地图上榆林以北的大片空地,问高一功:“出了长城能不能往西走,绕过榆林再沿着长城西进?”
              高一功用手指在地图上画了个圈,最后停在榆林以南的一个地方说:“向北走的话,过了长城就是蒙古鄂尔多斯部活动的地方了,不过如果我们从榆林城向北,到了镇北台那里,再沿着长城往西南走的话,不用百里就能到无定河边的、波罗堡、黑河墩。”
              李锦听了高一功的话,立刻来了精神,既然先向北再沿着长城行军,能绕过榆林城,那就不用和围城的清军交战,直接连夜偷偷的出城,向北过了镇北台,清军就找不到大军的踪迹了。
              “不过这条路不好走,出了长城以后的路水草都不好,蒙古鞑子都不愿意来这一片放牧,他们只有南下劫掠的时候才会路过这里。”李锦正准备确认就走这条路的时候,高一功又开口说了一些顾虑,顿了一下又补充说:“听说前不久王大业派人招降边堡,从响水堡到宁塞营都降了鞑子!”
              “这个不要紧,边堡里守军不多,谁来他们降谁,我们大军路过他们肯定不敢阻拦!”李锦心里却想着,只要找到了路,这些都不是问题,百十里不沿河行军,最多两天就能走完,在镇北台让将士们把水壶装满水,沿途一些长城边堡也有些水井,省一点的话,供应大军两天的饮水应该够了。
              李锦把想法告诉高一功后,高一功也没有反对,目前看来,这确实是最稳妥的行军路线。
              计划好撤出榆林后的路线后,李锦心里就不再有顾虑,直接把自己的想法告诉高一功:“我想今天天一黑就从城西的广榆门出城,然后直接向北,到了镇北台以后让将士们稍做修整,然后就出长城沿着余子俊修建的大边向西,等天亮鞑子应该就追不上我们了。另外你还要在大军中找一些蒙古人,出关后让他们为大军带路,咱们尽量减少风险。”
              高一功想了一会儿,觉得李锦的计划应该也没有什么问题,又和李锦商量了一些细节。最后决定高一功率兵为前锋,贺兰在中军保护粮草辎重和伤兵,李锦带着延安城过来的骑兵殿后。
              然后高一功出了总兵府,准备找麾下的一些蒙古人,询问一下塞外的情况。
              高一功离开以后,李锦找了张弓,把写给姜镶的书信系在箭杆上,走出大堂后转身,直接一箭射在总兵府大堂之上,“威震朔漠”的匾额正中。
              随后李锦也出了总兵府,在榆林城上转了一圈,城外的清军上午进攻了两次后,就没有再继续攻城,正好李锦可以趁着这段时间,看一下陕北的山河城池。
              李锦原是陕北米脂县人,从山海关退回来这半年也一直在陕北活动,只是这一去,就不知道以后还能不能再回来了!
              把大片河山让给满清,李锦还是有点不甘心,不过现阶段实力比不过满清,只能等到南方,整顿军队以后,再来收复河山了!
            
              到了傍晚,榆林城内顺军都准备好了,只等李锦和高一功的命令,就能撤出陕北。
              此时李锦正在总兵府里,从田虎手中接过一只兔子,又找火头营要了一口锅,直接把大锅支在总兵府的天井中,再把兔子杀了丢在铁锅旁边。
              田虎看李锦不是要吃兔子,还吐槽说:“我还以为亳侯要吃呢,专门让人从北面缒城出去打的,就这样浪费了!”
              “如果这些能被姜镶看到,就不浪费!”李锦说完这些,又叹了口气对田虎说:“走吧!再回来就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说完快步出了总兵府,翻身上马,赶往城西广榆门下。
              广榆门下高一功正率几千先锋军列阵等候,只等到天一黑就开门出城。李锦来时,高一功他们还没出发,李锦关切的问过高一功他们干粮、饮水等物资准备后,就陪他们一起在城下候着了。
              直到天完全黑下来,李锦又交待高一功注意安全以后,广榆门被吱吱呀呀的推开,在门后等候多时的顺军先锋军在高一过功的带领下,从广榆门鱼贯而出,踏上千里转战之路。
              先锋军出城以后,过了半个时辰,田虎也和麾下将士,护送着装载着榆林城中所有的伤兵,粮草辎重和火药武器的大车,带着榆林城中的青壮,有序出城。李锦骑在马上,在路边对田虎叮嘱了一句小心,然后目送他们出城。
              一万多人马衔枚裹蹄,走了一个多时辰才全部出城,所幸没有惊动不远处河对岸的蒙古人,城南和城西的清军也没发现城中顺军的异样。
              到了半夜,榆林城中除了少量民户,就剩下李锦和他带来的三千多骑兵了。李锦小声对身边的的人小声说了句:“出发!”然后夹了夹马腹,慢慢走出了榆林城。
              大军出城的过程中,李锦担心被蒙古人发现,一直注意着河对岸几个打着火把巡逻的蒙古哨兵。
              好死不死的这几个哨兵半夜出营饮马,好像发现河对岸的官道上,有些隐隐约约的黑影。其中的一个蒙古兵交待了同伴过后,正准备踏兵过河查看。
              李锦发现情况不对后,立刻找了十几个部下,在岸边隔着七八十步宽的榆溪河,张弓射箭,一阵箭雨过后,蒙古哨兵大部分都躺了,侥幸没被射中的一个蒙古兵,正准备反身逃跑,回军营通报情况。
              李锦见有个漏网之鱼,又亲自补了一箭,直接穿透蒙古兵的皮甲,射中后心。所有的蒙古人都倒地后,李锦也松了口气,为了避免夜长梦多,李锦还是命令将士加快脚步,尽量在敌军没发现之前,跑远一点。
              幸好李锦到了镇北台也没发现有敌军追过来,悬着的心终于落地。
              到了镇北台后,稍做休息,立刻上马向西,从红石峡处踏冰过了榆溪河,沿着长城连夜行军。
              天亮以后,榆林城外的蒙古人发现哨兵被射死在河边,同时发现榆林城西门还是虚掩着的,立刻派人去广榆门下查看,当他们发现顺军已经撤出榆林城后,大军蜂拥入城,想要劫掠城里的粮食物资,同时派人通知姜镶和他营中的八旗兵,顺军已撤,榆林城已被拿下。
              姜镶他们正调动军队,准备继续攻城,收到蒙古人的通报后,立刻率领部下,撞开榆林城东的振武门,也进了榆林城。不过陕北遭了十几年灾,又打了这么多年仗,榆林城内已经空了,没有多少油水给他们抢,大军在榆林城中翻了半天,也只搜罗到几石马豆和草料。
              姜镶进了榆林城内,立即派人查封军营、仓库等军机要地,自己则带着护卫直奔榆林总兵府,想要找一找看看有没有重要的军令、印信,也好向朝廷报功。
              不过等姜镶过了仪门,来到总兵府的天井,立刻看到了空荡荡的院子里的一口大锅和锅旁边的死兔子。
              这个暗示再明了不过了,狡兔已经死了,旁边这口锅里要煮的就是猎狗了。但是顺军又没有留下猎狗,周围只有姜镶和他的护卫,那么锅里要煮的是谁就可想而知了。
              姜镶丢下死兔子,害怕被监视他的满洲八旗兵发现,立即让护卫把兔子和锅都拿到厨房,然后带人进了总兵大堂。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