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网

明顺之锦绣江山

保存到桌面 | 繁体 | 手机版
品书网 > 历史军事 > 明顺之锦绣江山 > 第16章 和光同尘

第16章 和光同尘

书籍名:《明顺之锦绣江山》    作者:湖湘短戈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贺兰他们连夜向南前进的时候,李锦带领三四千骑兵,踏冰过了小南河,然后沿着延河一路向东。
              到第二天上午时李锦已经带领人马到了延安和延川交界的合岭关,李锦见麾下人马连夜行军,已经疲惫不堪,所以下令在过了合岭关后休息两个时辰。
              南撤的后营人马,因为还处在延安清军和南下的阿济格大军之间,张能等人催着麾下赶路,直到下午到达甘泉县城,才允许将士们休息一个时辰,在天黑前离开甘泉,沿着洛河河谷折向西北,继续前进。
              马重僖见麾下将士太过疲惫,想要在甘泉过夜,然后再走,不过马重僖的要求却被张能和杨彦昌严词拒绝,大队人马只能连夜过了甘泉又向西走了二十里,才在洛河边上的石门村宿营。
              还在延安城北的清军,除了继续派人帮吴三桂收拢溃兵以外,远远的看到延安城墙上严阵以待的顺军,还隐隐约约能听到延安城内的战鼓声。想南撤,又怕顺军尾随追击,只能固守营寨。
              几个固山额真害怕顺军出城挑战,只令麾下将士严密注意延安城内的顺军动向,谨防顺军偷袭。
              一直到了下午,石廷柱他们才发现端倪。城头的顺军站了,一天一动不动;城内的战鼓一直在响,但是没听到人声,也没有兵马调动。
              “流寇会不会偷偷跑了?”祖泽润疑惑的问了一句,然后派了麾下的两个护卫,去延安城下跑一趟,看看情况。
              等到护卫回报,延安城头的守军都是草人后,石廷柱等人才反应过来,他们被李锦给耍了!
              阿济格给他们的命令是在甘泉挡住延安的顺军主力,但是大军刚走还没两天的时间,顺军就在他们眼皮子底下溜走。如果顺军尾随南下大军身后,出其不意的攻击南下大军,那到时候阿济格的怒火就不是他们能承受的!
              “终于攻下延安了!哈哈……”就在大家都恼怒于被李锦骗的时候,祖泽清没头没脑的来了这么一句。
              吴三桂等前明将军立刻明白了祖泽清的意思,只是不知道,到了满清,原来在明朝的那一套还管用吗?
              石廷柱没纠结祖泽清的意思,直接带头进了延安城。
              进了延安城以后,他们分派手下的人去查验城内的仓库、军营等军事重地,然后齐聚延安府大堂商议给阿济格的奏报要怎么写。
              几人商议了半天,终于商量出夺取延安的过程。流寇看到主力大军南下以后,趁机偷袭关宁军的大营,平西王吴三桂率领部下拼死抵抗,同时派人通知汉军八旗,趁机袭取延安,所以能拿下延安,平西王吴三桂当论首功。
              李锦发现延安危急,正要回军救援,却被吴三桂率军死死拖住。最后关宁军付出重大伤亡,为大清天兵拿下延安争取了时间,只是关宁军伤亡太大,一番大战下来,存余将士只有五千人。
              大清天兵已经进入延安城,李锦见事不可为,就丧心病狂的放火烧城。天兵本想救火,无奈天干物燥,最终还是没能阻止火势蔓延,延安城被流寇烧成一片白地。
              大火中,李锦趁机逃脱,此战一共剿灭流寇一万多人,俘获骡马若干,美中不足的就是火势太大,没能抢下城中的粮草军械。
              众人一起商量好延安大战的经过,公推石廷柱上表奏报朝廷和阿济格。石廷柱虽然不愿意欺瞒朝廷,但是大家都眼巴巴的看着他,只能被拖下水,领衔上奏。
              大家都想进步,就你装清高,那就显得你不和光同尘!得罪了这么多同僚,你以后在朝廷怎么混?
              清军众人在延安府大堂商议奏折的事情后,吴三桂提议,留下一部分人马驻守延安,等待阿济格的命令。大队人马搜寻撤退的顺军,一举剿灭陕北的流寇。
              不过吴三桂的提议并没有得到这群汉军八旗将领的支持,安安稳稳的拿下延安就有军功,只要他们不尾随大军进入关中,他们就没有责任。
              现在去追击李锦,万一又被他埋伏,到时候兵败身死可就划不来了!
              吴三桂见众人不愿追击,自己又刚被顺军偷袭损失不少兵马,咽不下这口气,打算趁着顺军撤退,衔尾偷袭。只是自己兵马不够,希望这些八旗汉军能一起出兵追击,谁知道这些人都不愿冒险!
              “几位固山额真都想等待英亲王的命令再行动,本王却等不及,顺军肯定知道了潼关的战况,所以才会撤出延安,现在正是顺军军心不稳的时候,也是我们追击的良机,既然各位将军不愿出兵,那本王自率本部兵马,尾随追击,为大清剿灭这股巨寇!万一将来朝廷怪罪下来,本王也可向朝廷交待了!”
              吴三桂恨铁不成钢,这群汉军旗固山额真不愿意出兵,只能自己向南搜寻顺军的踪迹,准备趁顺军放松警惕的时候,偷袭顺军殿后部队,报李锦两次偷袭关宁军的仇。
              同时和派出信使,手持自己的传牌,分别往甘肃、临洮、固原、宁夏、凤翔等陕西各镇,招降那里的驻军,和自己一起堵截李锦。
            
              吴三桂率领麾下仅剩的五千人出发向南追击时,张能他们率领的大军已经启程,继续溯洛河向西北行军。而李锦也带领三千多骑兵,越过合岭关,向清涧前进。
              第二天,延安府的清军派斥候向周围查探,大军驻扎在延安,等候阿济格下一步命令。这一天,李锦则穿过延川、清涧继续向北,准备沿着无定河向榆林前进。
              等延安城的清军接到阿济格的军令,率军南下一起进关中时,李锦已经带领骑兵溯无定河北上,经过绥德、米脂,又沿着榆林河河谷到达榆林城南三十里的地方。
              李锦让麾下的骑兵下马休整,自己带着李来亨和一些护卫,偷偷的摸到榆林城边,查探清军的布置。
              榆林城作为边塞重镇,自从成化九年,明廷将延绥镇的从绥德移治到榆林以后,延绥镇也被叫做榆林镇,榆林城的地位就更加重要。从成化九年到万历年间,历任巡抚、总兵多次增建榆林城防,城墙修的比北京的城墙都高。
              榆林城现有七座城门,东城有威宁门和振武门,西面城墙开有四门,分别是广榆门、宣武门、龙德门和新乐门,城南只有一座镇远门,被面城墙建有一座镇北楼,但是楼下没开城门。南城和东城都设有瓮城,各城门均设有箭楼和千斤闸,西面城墙紧邻榆溪河,南门城外还有一条榆阳河。这样的城防,总的说来就是易守难攻、固若金汤!
              姜镶他们攻不下榆林,除了高一功能征善战以外,号称九塞岩险第一的榆林城防坚固也是很重要的原因。
              清军围城以后,主力集中在东南两处,城西榆溪河和城外护城壕之间的空间太小,不便攻城,只有少数人马监视,防止城中顺军逃跑或者出城袭击。城北干脆没有人,北面城墙没有开城门,就是顺军想从北门出城,只能缒城而出,等大队人马都缒下城后,早就被人发现了!
              李锦到榆林城下后,发现城南大营将旗有“唐”、“高”字样,东面则主要是姜镶的大同兵,同时还有几面八旗的兵的龙旗,城西则是一些蒙古人的帐篷,北面没有清军驻军。
              此时没有清军攻城,但是城外地上阵亡士兵的尸体和城墙上插着的弓箭,被火熏黑的一片片印记,无不说明榆林城下刚经历一场大战。
              李锦立即让随从从城北缒城而入,通知城内的高一功和田虎,李锦准备在夜里突袭南门外的清军大营,让他们在南门等候,准备接应李锦的骑兵进城。
              城南大营将旗上的唐应该就是满清的定西侯唐通了,高字旗应该是山西三关总兵高勋。他们两个,唐通兵马不多,高勋更少,城南军帐看起来不到五千清军,正是包围圈虚弱的地方。
              这个定西侯唐通,以前还是榆林镇北林堡的守备,也是在明军中一步步熬出来的,历任汉中府游击、大同右卫参将、宣武团练副使及密云总兵、蓟镇总兵等职,也算是久经战阵。
              后来唐通在大顺进攻北京时在居庸关投降了大顺,山海关大战之后和顺军一起退到陕北府谷一带。不过他却在多尔衮的招诱下,把部队拉过黄河,驻扎于山西保德州、岢岚州一带,拜表投降了清廷,并献上了山西中西部的保德、岢岚、永宁诸州及陕西东北部的葭州等九座城池,唐通也因功被封为定西侯。
              李锦当时还率部征讨过他,不过当时有清军助阵,双方互有胜负,李锦也就撤回了陕北。经过连番大战,唐通的部下损失殆尽,如果再算上榆林攻城战中的损失,现在他麾下还有没有三千人马都难说。
              高勋原来也是明军中人,做到了副将,在锦州投降满清,清军刚攻下宁武时,就被任命为山西三关总兵,驻守宁武关,后来被阿济格抽调,加入西路大军。他的兵力都是宁武当地的前明降军,这些人先降顺,后降清,人数不多,士气也不高。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